第5部分(2 / 4)

小說:一生守候 作者:左思右想

本來是高興的事,可這讓我們提心吊膽。因為觀眾喜歡的往往是“領導”反對的。

製片廠把這個段子中的兩分鐘鏡頭,編到紀錄片裡。電影審查歸姚文元管,姚文元看後沒有說什麼,就算審查透過了。他這兒一透過,電臺、電視臺也順勢播出。因為當時姚文元比于會泳官大,所以過後也沒有找後賬。

整個中國曲藝界萬馬齊喑的時候,相聲作品《友誼頌》還是誕生了。《友誼頌》是“文革”開始後,我真正創作修改的第一個相聲,傾注了心血。儘管作品中留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可總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終,《友誼頌》與全國人民見了面。自播出後,收到全國各地不少聽眾的來信,信中充滿對相聲藝術的感情。有的信裡還充滿對當時文藝政策的反感和抨擊。看後,都不敢保留,付之一炬。相聲就是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在夾縫中生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至於如何達到藝術上的發展和創新根本談不上。

幾經周折的《友誼頌》(3)

當時,我的狀態就是拼命地掙扎。指導思想就是“只要為相聲爭得一席之地,此生就沒有白來!”“文革”以後,聽到一些反映,說文化大革命時期相聲不景氣,但是隻有一個人最受寵。這“一個人”指的是“馬季”。說相聲不景氣是事實,但說“受寵”不敢當。“文革”中有整人的,有捱整的,有整完人又捱整的。是非顛倒無人倖免。現在,“文化大革命”過去沒多長時間,奇怪的是“許多事情”竟然沒法說清楚了。

人生苦短。不願花很大的工夫,無聊地去辯解,去為自己解釋什麼了。願意有生之年,再為相聲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我想會更重要,更有意義。

一些事情,總得有人來做;

一些苦,總得有人來受。

《友誼頌》畢竟是我在那個年代,一次特殊的創作經歷。這段相聲的很多語言,成為當時的流行語言。而且,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人以為相聲就是從那個年代開始的。

引起風波的《戰歌嘹亮》(1)

1976年,中央文化組給說唱團發來通知,7月份要舉行全國曲藝調演,主題是“反擊右傾翻案風”,要求作品必須寫“路線鬥爭”,寫“走資派”。團裡緊急召開會議,立即佈置下去創作新節目的任務。

當時考慮到侯寶林先生沒有新節目,就把《老青年》這個節目給了侯先生。上面要求,再創作一段。於是,就有了後來引起很大風波的《戰歌嘹亮》。

當時,我帶著唐傑忠、李文華、趙連甲、郝愛民以及團裡的創作人員楊錫鈞等,下江南深入體驗生活。這“江南”,即是我和唐傑忠、楊錫鈞,一個月前才離開的桃源。

採訪中,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是採訪重陽河壩。這座河壩是當地同志自力更生建起來的。公社堅持要修河壩,以解決本地幾千畝灌溉問題和附近幾個村動力和照明發電問題。可是重陽公社很貧困,除了糧食之外,其他收入微薄。討論中,觀點交鋒比較激烈。一部分人認為勞民傷財,要修,請上面撥款;另一部分人堅持自力更生,寧願少分配也要修河壩。結果後者佔了上風。

經過一年多艱苦奮鬥,全社勞力挑土鑿石,用竹筋代替鋼筋,修起了河壩,能發電,能灌溉,被評為自力更生修水利的先進典型。

第二件事是修“三八渡槽”。這座渡槽二百多米,全用石頭砌成。在比較貧困的和平公社,它能灌溉一千多畝農田。我們去採訪時,渡槽已經修好,正在搞後期配套工程。當時有一百多名婦女在山間鑿石頭,丁丁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渡槽橫跨兩山之間,石頭是深紅色,像一道彩虹,格外雄奇。我們看著姑娘們靈巧地打石、鑿石,深深地被吸引了。她們告訴我們,雖然很苦很累,但她們都不怕。還自豪地伸出已有老繭的手說:“這座渡槽,就是我們婦女憑兩隻手打出來的。”

採訪回來,我們集中在桃花源山上小招待所創作。大家聚在一起整理、研究採訪題材,討論了很久,確定了一條矛盾主線:自力更生與“等、靠、要”。我們設計了一個青年女大學生回家務農,帶頭興修水利,自力更生搞水利建設。還設定了一個對立面:“搖頭書記”,請示他什麼事都搖頭,總是強調困難,什麼都“等、靠、要”。整個作品以戰歌貫穿。

這個作品構思很認真,但是由於受###的束縛,創作時總是戰戰兢兢,寫起來很不順利。為了節約時間,我和王兆###師採取了大家討論完的框架,由我口述,王老師筆錄,有爭議的地方,停下來討論,然後繼續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