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2)

小說:中國農民工調查 作者:攝氏0度

我這次中國之行所採訪的許多學者,也高度地評價了中國城市化程序的深遠意義──

曾經主編過六卷本研究專著《中國移民史》的上海學者葛劍雄告訴我:“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這樣寫道:沒有移民,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也就是說,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和資源的重新配置,必然是一個城市化的過程。”

“我覺得,城市化程序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要經過的。”北京學者茅於軾則這樣開始回答我的提問,“農業的產出很低,所以要致富,必須靠非農業。中國的特點是,這個過程進行得非常快,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非常快,中國的農民比例也非常高,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

第十二章 我們都來自農村(3)

“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能夠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淨增4億人。”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引用了一串統計數字,向我說明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史無前例程度,“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所以中國的城市化不僅對中國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我個人認為,中國農民工流到城市來,他們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作用,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上海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彭希哲對我說。彭教授還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程序“也是一場文化、知識的啟蒙運動,因為一億多農民在城市裡工作、生活,他們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創業理念……在整個過程中,政府沒有花錢,卻完成了對一億多農民的再教育,這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則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程序得益於全球化。“有人說,我們中國的錢都給人家外國公司賺走了。但我們自己賺了多少錢?我們之前一無所有,我們參與進來了,我們就得到了這個好處。最重要的是,我們那麼多人得到了就業機會。就因為那麼多人有就業機會,所以那麼多的行業才能發展起來,我們整個中國的供應鏈才能成長起來,所有的行業才能成長起來。深圳、東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深圳、東莞這麼有錢,就說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不管是好還是壞,無論是福還是禍,反正迄今為止,工業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已經把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變成了“城市動物”,也使中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潮。據胡鞍鋼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那時中國的“城市動物”將在9億到10億之間。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傳義在給FT中文網撰文時,則呼籲中國各級政府順應這一城市化浪潮,加快改革二元戶籍制度的步伐,讓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實現永久性遷移。

然而,不要忘記,相比起數千年的農業文明,人類開始從“鄉村動物”進化為“城市動物”,大概只有短短200多年的歷史。1800年,我們這個星球上僅有3%的人口住在城市裡。中國城市化的歷史更短。1900年,中國的“城裡人”還不到全國人口的10%,一直到改革開放啟動前的1977年,80%以上的中國人仍然還是地地道道的“鄉下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管我們現在住在這個星球的什麼角落,我們自己,或者我們不遠的祖先,都來自農村。

父親生性鮮言寡語,很少跟我談心。這次我去中國,在採寫“城市化系列報道”的間隙,回了一趟家,探望已年過八旬的父親。

有一天,不知始於何處,父親與我談起了他的少年。我一直以為父親是農民出身,19歲從戎之前一直在家務農。但那天他告訴我說,他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幾乎沒幹過一天農活,家貧供不起他念書,務農又無法貼補家用,於是,他小學沒畢業就去縣城一間雜貨鋪當小工,一直幹到從軍。

一時興起,他還講了我只見過幾面的爺爺的人生。爺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年輕時趕上了膠東老家“闖關東”風氣正盛之時,死守窮鄉的人是要被人嘲笑的,於是,爺爺也加入了清末民初的那波“民工潮”,去東北討生活,一路打工過去,最遠甚至“闖”到了海參崴。

我是第一次聽到父輩、祖父輩這麼久遠的故事,我也是第一次徹底搞清了我的來源:雖然我本人出生在北京,求學在上海,後來又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和英國首都倫敦生活過,可謂地地道道的“城市動物”,但追本溯源,我也來自農村,我也有農民的基因,只不過,我血液中的“城市化衝動”,至少可以追溯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