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聿明十分感動,他勸大家說:“弟兄們,仗有你們打的,你們還愁打不到鬼子嗎?也許兩三年都打不完的。我們回去後,休息好了,吃飽了,喝足了,養好了精神再打不行嗎?”
這樣,在杜聿明的勸說下,官兵們掩埋好同伴的屍體,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陣地。
奇怪的是,當杜聿明的第二十五師撤走後,日軍就再也沒有向古北口發動新的進攻,黃傑第二師就在南天門與古北口之敵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其實,這時日軍也感到傷亡太大,部隊十分疲勞,繼續打下去很難獲勝,所以,決定暫時休戰整頓。
此時,蔣介石有海陸空三軍,實力雄厚。中國軍隊理應趁敵疲憊之際,再發起反擊,組織幾個大的戰役,就會將日軍趕回老家去。然而,擁有170萬大軍的蔣介石腦子裡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在作祟,將大部分主力集中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同紅軍作最後的決戰。在他看來,北方的鬼子只要不再發動新的進攻,就萬事大吉了。為了維持北方長期對峙的局面,讓他抽出兵力剿共,蔣介石委託何應欽與日方代表談判。雙方於1933年5月31日,簽訂了《塘沽協定》。這個協定規定:“中國軍隊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後不得越過該線,更不得有挑釁搗亂之行為。”
古北口血花飛揚(4)
震驚中外的長城抗戰,至此結束。
第三章 淞滬會戰
老蔣的態度變了(1)圖
抗日英雄吉鴻昌可以這樣說,東北三省的淪陷,是蔣介石拱手讓給日本人的。華北抗戰,蔣介石的抵抗也不堅決,所以華北的淪陷速度也很快。淞滬戰役,蔣介石的抗日態度突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下令從全國調兵,親赴前線督戰。在他的影響下,中國軍隊同仇敵愾,萬難不屈地抵抗了整整三個月,才取得了殲敵9。778萬人(大部分為受傷者)的輝煌戰果。
蔣介石對抗日的態度從不抵抗到親赴前線督戰,這180度的大轉變是如何演變的呢?剖析他的內心深處,他是不願同兇悍的日本人交戰的。少年時代,他對日本這個民族充滿了欽佩之意。他覺得一個小小的日本,民族意識十分頑強,竟敢與強大的俄羅斯帝國較上勁,曾經幾次戰勝了貌似強大的俄羅斯。因此,他還是在溪口讀私塾時,就十分崇尚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他認為,無論國家大小,都要有精神,日本人把武士道精神看做日本大和民族的靈魂,這符合王陽明的“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學說。蔣介石認為中國的文武之道,只講文人之道,而日本側重的是“武人之道”。他曾經這樣說過:“我以前羨慕日本盡忠報國的傳統精神,亦愛日本孝親、尊師、尚俠、重義的民族性。”16歲的蔣介石來到奉化縣城的風林學堂讀書,顧清廉老師同情革命,也羨慕日本,他對蔣介石灌輸了“要想國家強盛,必須壯大國家軍事力量”的思想,並把《孫子兵法》一書借給蔣介石,希望他好好地讀。同時,還向他講述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由弱變強的歷史,鼓勵有志青年應出洋留學。19歲的蔣介石正是懷著仰慕日本的心情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到日本後,給他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一是日本人不隨地吐痰,有痰總是吐在手帕或衛生紙上;二是日本的近代建築很漂亮雄偉;三是工業很發達。那時蔣介石就萌發了學習日本,趕超日本的抱負。
但是,他也非常痛恨日本人。記得在他9歲時,甲午海戰的慘敗迫使中國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故鄉溪口鎮上的人們憤怒地談論著,都不能理解“四萬萬同胞的大國,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三個小島的日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鄉親們那一雙雙迷茫、憤怒的眼睛,牢牢地銘刻在他的心上。
日本靠什麼“發家致富”的呢?他腦子裡的這個問號,是透過在日本讀書、瞭解了日本的發展歷史後明白的。原來中日《馬關條約》後,中國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日本一下子發了橫財,致使日本的歷史拐了個彎,日本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國際信用程度,不僅超過了亞洲,還超出歐洲許多大國。日本正是用中國的這筆鉅額賠款,發展了軍事,瘋狂地造槍造炮,醞釀了再次進攻中國,以掠奪更大利潤的野心。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搶佔了東三省,又侵佔了山海關,爭奪熱河、長城,直到簽訂《塘沽協定》,策劃華北自治。這時候的蔣介石緣何對日本人一讓再讓,能夠讓日本鬼子長驅直入中國的領土?原因就是他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