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恩怨江湖 作者:圈圈

“這要弄個障眼法。”孫祥太說:“清理‘準允不準賴’,你那個朋友不會冒充檻裡的人來‘趕香堂’?”

小張恍然大悟,知道這是孫祥太的默許。到了開香那天,孫祥太既是“主香”,香堂執事自然都聽他的;他也一定會暗中關照,只要劉不才冒充得像,不露馬腳,就決不會有人來查問。

“多謝你指點!”小張笑嘻嘻地說道:“我就等你的信了。”

“好的。不過有幾句話,我先要關照。第一,行家請的香堂跟‘孝祖’的香堂是一樣的,都是‘大香堂’;這次的香堂,我預備在半夜裡開。一出通知,你要早點來,等在那裡。”

“我曉得。”

“第二,香堂的規矩。我跟你談過,你恐怕記不全了?”

“大致還記得。”

“這錯不得一點。不然會拆穿西洋鏡,我對同道,不好交代。等我再跟你說一遍。”

於是孫祥太—一細講,小張緊記在心;回去轉告了劉不才,他怕記不住,都用筆寫了下來。

到第七天上,通知來了,“這天晚上子正二刻開香。孫樣太告訴小張,帶著他的”朋友“,在拱宸橋利源客棧休息,到時候他會派人來引領到堂。

劉不才大為興奮。但是“香堂規範”第一講究的就是神態靜穆,切忌飛揚浮躁,因而不得不靜下心來;早早吃了晚飯,上床先睡一覺,自然沒有睡著,只不過閉目養神。到了自鳴鐘剛打十下,孫祥太派來引領的人到了。

子正二刻是十二點半;十點鐘就來迎接,似乎太早了些。問起來才知道香堂在深山之中,要走一個多鐘頭才能到。

“怎麼樣?”小張問道:“我看免了吧?”

“沒有這個道理。”劉不才說,“天上下小刀子都要去。”

於是劉不才首先檢點衣飾,不能穿馬褂,也不能戴帽。最要緊的是,將那張自己筆錄下來的“香堂規範”帶在身上,必要時,可以悄悄“對證古本”,免得錯了規矩。

那天雨雪載途,又溼又冷,半夜裡提一盞燈籠走泥濘坎坷的長路,實在是一件絕大苦事;同時還要為小張陪著受苦而增加一份濃重的歉厭之意,更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越走越荒涼,也越走越吃力,一腳下去,爛泥沒到靴幫子上,拔出腳來,十分費勁,因而走得很慢,這樣一步捱一步,好不容易發見遠處有隱隱的光亮,忍不住問道:“快到了吧?”

“是的。”帶路的人說,“前面就是。”

這句話就如仙丹,劉不才頓覺精神大振;餘下的這段路,走起來就輕鬆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03、開香堂到得門前一看,是一所荒廢的大宅。門口站著兩個人,只問一聲:“來了?”

“來了!”引路的人答應著,徑自將他們領了進去。

這所大宅的房屋甚多,但十分破敗,有幾處地方點著一盞油燈;有些人坐著在喝茶,卻都是靜悄悄,而且衣冠相當整齊。

劉不才看看身上,低聲向小張說道:“這樣子狼狽,不便上香堂參祖吧?”

小張拉了他一把,示意他禁聲。劉不才想到“開口洋盤閉口相”這句話,不便再問;不過引路的人卻介面回答:“不要緊。備得有幾身乾淨衣服,等下見了‘知客師’再說吧!”

劉不才記起來了。香堂職事,一共十二位,第一是“當家師”:“知客師”排到第十一位。十二師以外,另有“主香”一位,有時候由當家師自己兼任;但如當家師有前輩在,則由前輩主香。看這天香堂的規模不小,定有比孫祥太輩分還長的人來,倒要看看是哪些年高德劭的人物?

正這樣想著,引路的人,已經站住腳;走出來很體面的一個人,大概就是知客師了。

“老大!”那人問劉不才:“貴幫頭?”

這就到了準充不準賴的時候,劉不才有些心慌;但必須沉著,“與武六。”他說;這是松江的幫派。

“貴字派?”

“理字。”

“貴前人尊姓,上下?”

“家師姓吳,上行下恭。”

這句話馬腳大露。劉不才是充冒松江老大的同參弟兄;吳行恭是“老太爺”的名字,早已故世;幫中稱為“過方”,按理要說“先師”如今回答“家師”,豈不令人大惑不解?因而那知客師也愣住了。

劉不才自己也發覺錯了;不過他究竟機警,立即又說:“先師過方兩年了。”

這算是掩飾了過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