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十四五世紀,歐洲在徹底的分裂中興起民族國家的時候,民族國家大半經過一段專制主義或開明專制主義時期。可是,這種專制主義國家的王權,是依靠了城市來同分散主義的封建貴族鬥爭,才做到了國家的統一的。說老實話,我初讀歐洲史,簡直不知道這是說的什麼。我們中國人只知道秦始皇、李世民、朱元璋或者蒙古人、滿洲人帶兵打仗,殺敗舊皇朝和一切競爭對手,登上寶座。再深入一些,知道漢武帝打匈奴,缺錢,有著名的“楊可告緡”,徵收財產稅,物件主要是商人,結果是“中人以上家率破”;知道秦制,戍邊,發謫吏、有罪有市籍者、父母及大父母曾有市籍者;知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哪裡知道城市可以花錢買特許狀,取得自治權利,登上政治舞臺,成為民族國家建立過程中支援統一的基礎!
羅馬法權傳統,國家是建立在公民權利基礎之上的。歐洲各國現代訴訟法中,個人或法團可以成為訴訟的一方,其中一方是國家。個人私利,在理論上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國家不得隨便加以侵犯。固然,這不過是紙面上的保障,然而紙面上的保障也是世世代代鬥爭結果的記錄。固然,這是特權階級的權利;可惜,在中國,在皇帝面前,宰相也可以廷杖,等而下之,什麼“權利”也談不上,所以,馬克思譏諷中國是普遍奴隸制——當我們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讀《國家與革命》、《法蘭西內戰》,看到其中強烈譴責凌駕於人民之上的國家時候,千萬不要忘掉,馬克思他們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之下寫作的!
5、我們有些侈談什麼中國也可以從內部自然生長出資本主義來的人們,忘掉資本主義並不純粹是一種經濟現象,它也是一種法權體系。法權體系是上層建築。並不是只有經濟基礎才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也能使什麼樣的經濟結構生長出來或生產不出來。資本主義是從希臘羅馬文明產生出來,印度、中國、波斯、阿拉伯、東正教文明都沒有產生出來資本主義,這並不是偶然的。
應該承認,馬克思生長於希臘羅馬文明中,他所認真考察過的,也只有這個文明。
中國不少史學家似乎並不懂得這一點。
三、有了市民階級,並不必然從中產生出資本主義來
1、既然市民階級淵源甚古,又,既然希臘、羅馬的城邦並未產生出資本主義來,那麼,從這一條,就可以達到本節題目的結論。架空一點講,商業資本主義並不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馬克思再三論證過的。何況,中世紀城市的特點是行會制度,它不是大量生產的,不是合理經營的,它對經營規模是限制的而不是努力擴大的,它對行東、幫工、徒弟施加一種封建式的身份限制,所有這些,都使中世紀的市民階級(burgher)迥然不同於現代的資本家(Capitatist),這一點,《共產黨宣言》也有所論述。
不過,《宣言》著重指出的是資本主義奏凱行進。《宣言》並沒有指出那些落伍者,為了說明“市民階級並不必然從中產生資本主義來”這個命題,我還想列舉一些向資本主義進軍中“市民階級”的落伍者。
落伍者第一號是義大利諸商業城邦和商業共和國,威尼斯、熱那亞、皮薩、佛羅倫薩等等。這些城邦共和國,曾經為現代資本主義舉行過奠基禮:現代銀行和國際匯兌制度發源於此,近代物理學和實驗科學濫觴於此。她們還是文藝復興的故鄉。可是,地理大發現以後,她們衰落了,那裡的市民又返回到農村,經營起園藝式小農業來了(見《資本論》第1卷,1954年版,第905頁。)可以把此事解釋為航海殖民的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海岸,地處地中海的義大利不適宜再成為中心。然而,16世紀上半期西班牙霸權的崛起,囊括新大陸的移民和貿易,擴大疆域及於整個歐洲。甚至義大利也淪為它的領土,看來與它們的衰落也不無關係。那麼由此推出這樣一個結論,也許有些道理:僅僅經濟上的優勢,而沒有強大的軍力和適當規模的民族國家來保障這種經濟的優勢,那種商業城邦是發展不出資本主義來的。
類似的例子是漢堡、不來梅和盧卑克等北歐商業城邦組成的漢撒同盟。十二三世紀及以後,她也曾顯赫一時,甚至當時波羅的海最強大的立陶宛-波蘭王國也向她借債,仰她鼻息,可是到十五六世紀也衰落了。我手頭貧乏的文獻中,找不到任何解釋漢撒同盟衰亡的資料,推測起來,義大利諸城邦衰落的原因,也許也適用於它。
第三個例子是西班牙諸城市公社。西班牙首先發現新大陸,征服拉丁美洲,掠奪大批金銀回來,並且由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