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顧準文集 精校本 作者:竹水冷

償的,不過抵償的時間有先後,抵償的過程複雜得多而已。把這個不能分割的社會生產之流,分割其中一部分稱之為商品生產,另一部分稱之為非商品生產,於是馬克思主義的再生產理論就被支離割裂,無法理解了。

5

歸納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社會主義各國現在利用貨幣作為分配工具與核算工具這種制度,如果稱之為特種商品生產,以標誌其形式上存在貨幣經濟,實質上不同於私有制下的商品生產,是可以的。認為這種制度在單一的全民所有制下也將繼續下去,也是正確的。但認為這種商品生產的特徵是流透過程(買賣交換過程)的存在,產品所有權的轉移,這是可以懷疑的。

同樣,由於社會再生產過程是一個不斷的流,如果承認有所謂公有制下的商品生產的話,那麼,無分消費品與生產資料,也不必追究什麼所有權的轉移,全部產品既都必須計價,都有商品“外殼”,那就都是商品。如果說,這些產品因為直接是社會產品,不是私人以私人打算生產出來,只有在個人交換下才實現其價值的,因而它們不是商品,那麼,無分消費資料與生產資料,它們都不是商品。

至於目前社會主義之所以存在著“商品生產”,應該肯定,其原因是經濟核算制度的存在,不是兩種所有制並存的結果。兩種所有制之間的交換,是不能拿來與私人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交換類比的。

顧準《顧準文集》

四、計劃經濟與經濟核算

1

既然社會主義所以存在著“商品生產”與“貨幣經濟”,是實行經濟核算的結果,那麼,在進一步研究社會主義社會中價值、價格與價值規律的作用之前,分析一下計劃經濟與經濟核算的特徵及兩者間的相互關係是必要的。

大家知道,企業實行經濟核算的標誌,是擁有獨立的資金,獨立計算盈虧。在資本主義社會內,生產企業實行經濟核算是自明之事,它是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生以俱來的。從歷史發展上說,社會主義的經濟核算制,在蘇聯是結束軍事共產主義時期,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產物。其他社會主義各國,是在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內,保留資本主義經濟核算的形式,改革其內容而形成的。不論歷史發展的過程如何,社會主義企業的經濟核算,是計劃經濟範圍內的經濟核算,這是與資本主義“經濟核算”的基本區別。

社會主義經濟是計劃經濟,馬克思、恩格斯再三指明過;社會主義經濟是實行經濟核算的計劃經濟,馬克思、恩格斯從未指明過。相反,他們確切指明社會主義社會將沒有貨幣,產品將不轉化為價值。列寧根據蘇聯建國初期的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核算制度,此後,數十年來,在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各國,形成了實行經濟核算的計劃經濟體系,並且證明了它是不可缺少的制度,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社會主義生產,直接是使用價值的生產。按照馬克思的再生產原理,社會各部類生產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這個比例關係僅借計算不同物資間物量的關係(它表現為國民經濟計劃中的物資平衡)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可是社會主義必須借不斷提高勞動生產力來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這裡,姑且不引入價值這個概念,社會主義同樣必須嚴格核算所費勞動與有用效果間的關係。①假設經濟計劃關於不同部類生產間的物量關係,與不同部類生產中所費勞動與有用效果的計較,能夠全面的、確切的都計劃妥善了,那麼,讓全社會生產成為一個大核算單位,讓全部生產、分配、消費都規定在這個計劃之中,原是夠了的,用不著再讓各個生產企業再去實行什麼獨立的經濟核算了。

① 見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23頁,恩格斯自己所加的注。

歷史經驗證明,讓全社會成為一個大核算單位是不可能的。全社會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經濟計劃,具體的經濟核算單位則必需劃小,至少以每個生產企業為單位進行核算。巨大的生產企業,其具體核算單位還必須劃小(例如鞍鋼的鍊鋼廠、鍊鐵廠、耐火材料廠等都實行鞍鋼範圍內的獨立經濟核算)。這樣,全社會的經濟計劃,規定全社會的生產規模、積累規模、勞動生產力提高的水平、各部類物資的數量平衡,同時也進行全部生產分配過程的價值平衡。獨立的經濟核算單位按照經濟計劃進行生產分配,不得脫離計劃的軌道。可是由於存在著經濟核算制度,即令(一)物資全部由國家統一分配,沒有企業間直接的購銷與合同關係;(二)企業盈虧與企業勞動者的物質報酬之間不發生任何關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