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承認集體農莊是它的生產資料和產品的所有權者,又是另一種經濟關係——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制的反映,兩者就不屬同一性質。即就個人消費品而言,勞動者用貨幣工資購買消費品,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個過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是實現他所應領受的社會生產品份額的辦法,兩者也根本不屬同一性質。所以,引用法律關係來解釋經濟關係,是未必妥當的。
①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9…70頁。
3
所以,我們應該試圖分析兩種所有制之間的經濟關係。
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一種,它是不同於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制度的。從分配方面說,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制與全民所有制的區別,表現在:(一)它們的純收入部分,除稅收外,不透過國家預算實行再分配;(二)它們所實現的收入(即產品出售價格的總和,減去生產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的成本); 構成他們自己的勞動報酬和積累基金的限界;並且(三)它們的勞動報酬不是如同工廠工人那樣統一規定於國家工資制度中。這個區別,就使集體農莊在生產方面,雖要按國家計劃進行,假設它們積累了巨大的經濟力量,就會出現一種自發的資本主義趨勢,脫離國民經濟計劃的軌道。但按社會主義各國現有經驗來說,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相反的情況是出現過的,就是農產品收購價格過低,造成農業生產中若干部門的生產低落,生產量與勞動生產力兩者同時降低。同樣,按社會主義各國現有經驗來說,規定正確的農業生產計劃與農產品價格,使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