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於徵服美塞尼亞之後,曾想繼續兼併它的鄰邦,公元前6世紀前半,斯巴達進攻在它北面的阿卡狄亞,尤其覬覦特格阿(Tegea)這塊富饒的平原,戰爭持續了30年(約公元前590—560年),征服沒有成功。當領導戰爭的兩個王死了,新王即位時,變兼併政策為“強迫結盟”政策。又經過一、二次戰役,特格阿同意與斯巴達結盟。公元前6世紀中葉,波斯進犯的危機已經隱約可見,斯巴達有意識地擴大他的結盟政策,開始是阿卡狄亞,其他城市陸續加盟,成立拉凱戴孟同盟(Lacedemon League,正式名稱是“拉凱戴孟人和它的同盟者”Lacedemons and its Allies。拉凱戴孟是斯巴達的別稱),以後,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的伊利斯(Elis)和科林斯地峽上諸邦也陸續加入。這是一個軍事同盟,伯羅奔尼撒半島全部,除阿爾哥斯和亞該亞(Achaea,半島北面瀕臨科林斯灣的一個狹長地區)而外,諸國全部參加在這個同盟之內。加盟諸國對盟主不負擔貢賦,僅在戰時結成聯軍,聯軍的統帥屬於斯巴達人。伯羅奔尼撒半島歷史上一直是希臘本土政治軍事力量的中心,這個地區透過同盟的道路結成集團,使得它在波斯進犯面前自然而然成為抵抗運動的最後的也是最堅固的堡壘。(見第六章)
斯巴達兼併政策的失敗
同屬多里安人國家的科林斯地峽諸邦,採取發展工商業,對外殖民,解放農奴的路線。僭主伯利安德(居柏塞盧之子)在位的時候,科林斯的經濟文化冠絕一時,是雅典以前希臘最強大的海軍國家,它對西西里的敘拉古等城邦,則幾乎從頭到尾一直保持一種精神上的領導地位。而斯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