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王庸要講的內容,潘森還是保持疑問的。
每個國家的人都認為自己國家的語言最美,王庸用了這麼一個標題,真的不怕他一個美國人產生反感嗎?
再看講臺上的王庸,似乎完全沒有照顧遠道而來客人情感的意思。王庸就這樣沒有任何教案,直接空手開始講起來。
“漢語美,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漢語為什麼會美,大家又知道嗎?”
“不知道。”四班學生齊齊搖頭。
“其實語言學界對此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世界上所有的語言所共有的,但是諸語言之間,其模糊程度又是各不相同。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研究,沒有形態變化的漢語是世界上模糊性最強的語言。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溫庭筠的兩句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膾炙人口的。詩中既無人稱,也沒有時態,連個動詞都沒有,只是平鋪直敘地列出了六種東西,其間的關係相當模糊。但是,無論誰讀了,都會受到感染。
人們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人生經驗,把這六種東西組合在一起,產生一種深秋旅人早晨登程的荒寒寂寞的感覺,從而具有極濃的藝術感染力。詩的主角是誰呢?根本沒有說出,然而又呼之欲出。如果我們用印歐語系那類富於形態變化的語言來重新加以改寫,六種東西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與“主人”的關係,會清楚很多,但其藝術感染力也相對地會減少很多。原因很簡單──這種明確了的關係會大大地限制讀者的想像力的發揮。
所以說,漢語以其獨特的組合關係構成了這種美。如果不是顧及潘森先生的民族情感,我真的很想將黑板上這個之字換掉,換成最字。”
漢語最美!
王庸嘴裡說著顧及潘森情感,實際上卻是毫不掩飾的將世界上其他語種給踩到了漢語腳下。包括潘森的國家語言——英語。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服你聽著
咯噔!
一聽到王庸最後一句話,校長心臟就忍不住狂跳了一下。
雖然他也很想跟王庸一樣,當著潘森的面說“英語辣雞!漢語nb!”,可那畢竟只是幻想,不能真的說出來不是?
誰料王庸竟然就這樣不管不顧的說了出來。
整個班級陷入寂靜。就連四班學生也替王庸捏一把汗。
這話聽著很爽,但是王老師這麼說真的不怕聽課的外賓直接拍案走人嗎?
鍾心更是急的衝王庸直眨眼,示意王庸說話別那麼直接,給潘森點臺階下。
可王庸視而不見。
王庸就那樣笑吟吟看著潘森,似乎在等待潘森的反應。
“王老師,我尊重你的民族情感。但是我們這是講堂,不是線下聚會。一個老師站在講臺上所說出的東西,應該是具備公正客觀性的,這樣才不會誤人子弟。像您這種不負責任的話語,我只能表示很遺憾。”潘森看王庸一眼,不緊不慢的道。
對於王庸話裡的挑釁意思,潘森固然憤怒。可他覺得自己不能跟王庸一樣,他應該保持風度,維護一個高素質外國人的形象。
王庸聽罷,雙手支在講桌上,道:“對不起潘森先生,我不是針對英語。”
潘森臉色稍微緩和一點,剛想說沒關係,可沒想到王庸緊接著一句話,讓他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了百倍。
“我是說其他所有語言,都一樣!”
“轟”,整個課堂瞬間炸了。
四班學生面面相覷,被王庸這霸氣而又囂張的話語給驚住了。
王庸此時的動作跟語氣,跟那部《破壞之王》電影裡的斷水流大師兄何其相似!
雖然王庸用詞稍微客氣了一點,並沒有如斷水流大師兄一樣直言不諱,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可在場的人誰不懂?這可是一個著名的網路梗。
“臥槽,王老師,牛比!”
“霸氣外露!王老師今天一定開啟了主角光環!”
“這老外不會直接掀桌子走人吧?換成我估計也受不了呢。”
“誰知道?你看他那樣子,臉漲得通紅,估計氣得不輕。”
……
課堂裡議論紛紛,課堂外面,同樣有人在忍不住高興。
是鄭經。
鄭經當然不是為王庸這話的霸氣側漏而高興,他是覺得王庸這次肯定玩砸了,比他玩的還要砸。有了對比,反倒顯得他成功了,他能不高興嗎?
說實話,第一時間聽到王庸要給潘森講課的訊息,鄭經心中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