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中日大決戰[孫挺信] 作者:

5月上旬。南路日軍開始北上,相繼攻佔徐州南面的龍元、蒙城、宿縣,並攻陷徐州西邊的黃口車站。包圍並切斷了徐州西南面的退路。

5月中旬。北路又一般日軍,從淮陽強渡黃河,進入魯西地區。迅速攻佔了鄲城、菏澤、金鄉、魚臺等要點。該地區雖有孫桐萱、龐炳勳、商震等部隊,但在廣闊的魯西平原上,無險可守,日軍得以快速推進。該路日軍與南路日軍相呼應,自西北方向向徐州壓來。

此時,日軍對徐州的大包圍業已完成,正從四方八面向徐州突進。

5月中旬。武昌,軍委會。

蔣介石瘦長的軀體長久地佇立在巨大的軍用地圖前。前方越來越慘烈的血戰戰報不斷傳來,徐州突然面臨的嚴重危機,使他那因臺兒莊的勝利衝得有點暈乎乎的大腦一下冷靜下來。

地圖上,代表日軍進攻的紅色箭頭,已經圈住了徐州。

猛然間,蔣介石不覺大吃一驚:日軍的意圖是要圍殲徐州我軍主力。乖乖,若徐州那五十個精銳師被日軍吃掉,我還抗什麼戰?

蔣介石立即叫來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人一塊研究策劃。日軍的企圖已經暴露,再死守徐州已不現實,何應欽等人亦主張趕緊突圍。

蔣介石一邊在地圖前踱步,一邊口授給李宗仁的十萬火急電令: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

軍委會著令你部力避決戰,撤離徐州,火速突圍。

一、顧祝同第24集團軍在蘇北,第69軍及海軍陸

戰隊在魯中南原地堅持抗戰。

二、劉汝明第68軍為全軍後衛,掩護主力轉移。

三、第五戰區其餘各部,立即向豫皖邊區突圍……

李宗仁根據蔣介石的電令,立即將部隊分成五路,分別突圍。

第一路:李宗仁長官司令部及廖磊集團軍,由徐州沿津浦路南下,至宿縣地區再折向西南,於界溝附近衝過渦河封鎖線。

第二路:湯恩伯軍團及機械化部隊,由隴海路運河車站向西撤退,在符離集以北越過津浦路,突破宿縣至永城問敵人封鎖線,再從渦陽突破敵渦河封鎖線。

第三路:孫連仲部及張自忠第59軍,由臺兒莊向西南退卻,從徐州以南越過蕭縣以西的封鎖線,在永城附近再次衝出封鎖線。

第四路:關麟徵部及川軍一部,由徐州越過隴海鐵路,向西北方向突圍,突破黃口、李莊封鎖線。

第五路:孫震部,由徐州以北柳泉向東南急進,跨過隴海鐵路,經泗縣折向西南而行,在固鎮與蚌埠之間穿過津浦路,從懷遠以西突破日軍的渦河封鎖線。

5月下旬。

各路大軍按順序按命令的路線,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區。

劉汝明第68軍,完成掩護任務後,根據蔣介石的命令,放棄徐州城,巧妙地跳出日軍數十萬大軍重圍,安全轉移。

5月底,各路日軍撲進徐州城,這才發覺這裡只是一座空城,連中國軍隊的一個人影也沒見著。

日軍發動的徐州報復作戰,歷時一月餘,在外圍作戰中,付出了死傷三萬多人的代價,佔領了徐州空城,其戰略企圖徹底破產。

會戰結束後,橋本群將軍帶著大本營派遣班的高參們,垂頭喪氣地回到東京,向天皇和杉山陸相報告:“我軍雖以主力自徐州以西切斷了中國軍隊的退路,將徐州地區鐵桶般地包圍起來。但總計約五十個師的中國軍隊,於5月中旬突然從西南方向跳出我軍重圍。戰果之微出乎意料!”

郭汝瑰將軍在回憶錄中對徐州會戰有如下評論:

我五六十萬大軍,離心退卻,竟沒一個師遭敵人殲滅,且向敵後退卻的部隊,都如入無人之境,事後安全而歸。足見敵人雖構成戰略包圍態勢,然而地廣兵稀,到處都是空隙。我在國內作戰,有人民協助,化整為零,隨時可以安全脫險。

徐州大突圍是我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筆。它使敵人的戰略企圖徹底破滅,為我國後來長江方面的抗戰儲存了精銳力量,對後來長江方面的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可以說從臺兒莊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圍,是蔣介石整飭軍紀,扎穩陣腳之後,砍出的漂亮的兩板斧。

第二章 武漢烽火

第二章 武漢烽火

1

日軍在徐州的報復作戰撲空,天皇和陸軍部更加惱怒,決心集中大軍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進攻,以攻佔蔣介石在中原的大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