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中日大決戰[孫挺信] 作者:

汪、日雙方相互發表和談宣告。

11月30日。

天皇批准了“調整日華新關係方針”。基本內容為“新中國”承認“滿洲國”;華北、蒙古為日華軍事合作特區;長江中下游地域和華南沿海為日華經濟合作特區;規定“新中國”之政權形式為分治合作。在附屬條款中,還有“中國應賠償事變爆發以來日本國民在中國所蒙受之權利、利益的損失。”

12月18日。

汪精衛和夫人陳壁君,以及陳公博、周佛海、林柏生、陶希聖、曾仲鳴等人,趁蔣介石到陝西武功召開軍事會議之機,從重慶乘飛機,經成都到達昆明,在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幫助下,包租一架飛機逃往越南河內。

12月21日,陝西武功。

蔣介石正在主持軍事會議,向西北將領們傳達南嶽軍事會議精神,突然接到行政院副院長張群從重慶打來的電報,說汪已去河內,與日方商談和平。

蔣介石見電十分吃驚,因汪精衛此舉,弄得不好會使國民政府分化瓦解,使抗日陣線精神崩潰。急電雲南省主席龍雲,詢問詳情。並讓龍雲轉交他給汪精衛的電報,勸汪回國,勿搞和談之事。蔣介石又急電正在河內進行國事活動的外交部長王寵惠面會汪,力促汪醒悟回國,不要被敵人的“和平”所利用。

汪精衛拒絕回國,決意尋求“和平救國”之路。

蔣介石害怕因汪出走與日和談之事,引起人心浮動,也害怕家醜外揚,命令有關方面,嚴密封鎖訊息。

12月22日,東京。

日本方面得知汪精衛已順利出走河內,頓時大喜過望。內閣首相近衛文(上麻下呂)發表宣告,尊汪精衛為中國的有卓見之士,把漢奸勢力稱作復興氣勢。近衛宣告說: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宣告,始終一貫地以武力掃

蕩抗日之國民政府,同時與中國同感憂慮並與有卓見之

士合作,為建設東亞新秩序而邁進。

現在感到中國各地復興氣勢蓬勃而起,建設趨勢日

盛一日,當此之時,政府向國內外闡明與新生中國調整

關係之總方針,以期徹底瞭解帝國之真意。

日滿華三國應以建設東亞新秩序為共同目標而聯合

起來,共謀實現睦鄰友好,共同防共及經濟合作。

12月24日,重慶。

蔣介石鑑於日本方面已公開向汪精衛伸出和談橄欖枝,汪精衛潛去河內的訊息又不胚而走,世界輿論譁然,而且各執己見,眾說紛紜。特別是德國廣播的訊息說汪某是代表國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前去與日本談判和平問題的。蔣介石不得不在一定場合,在某些方面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以澄清事實真象。

是日,蔣介石召見美、英大使,正式通知兩國政府,汪精衛無權與任何人談判和平之事,請美、英相信,中國政府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12月26日,蔣介石借國民黨紀念週會之機,向黨、政、軍高階人員發表演講。在長達八千字的長文中,對近衛宣告進行強烈譴責和批駁,指出近衛宣告是妄圖滅亡中國的毒計,是擾亂中國內部的陰謀,中國各界不要受其迷惑,而應抗戰到底。

在這裡,蔣介石已微妙地透露汪精衛叛逃之事。但他仍未公開譴責汪,使其不致激化與汪的矛盾而公開主和。他把汪精衛劃為“內部”一方,而給其留有後退的餘地。

為了“和平”處理汪精衛事件的危機,蔣介石又叫駐英大使郭泰祺“迅向汪先生懇勸”,阻止其與日本進一步靠擾。12月27日,郭大使打電報給汪精衛,力勸其“勿公開主和,表示與中央異致,免於敵人以可乘之機,並早日來歐,暫事休養。”

12月31日上午。香港。

《南華日報》發表汪精衛對日通和的《豔電》。該電以汪精衛及其團體的名義,向國民黨中央黨部、總裁蔣介石及中央執監委員會建議,中國與日本罷戰言和,與日本攜手防共。

12月31日下午。重慶。

蔣介石主持召開國民堂中央執監委員會臨時緊急會議,討論對汪精衛的處理問題。會議一直開到深夜,於翌日作出決議:鑑於汪精衛值抗戰緊急之際,擅離職守,匿跡異地,散發違背國策之主張。處處為敵人要求,曲意文飾,顛倒是非,為敵張目。違反紀律,危害國家。決定:將汪精衛永遠開除出黨,並撤除一切職務。

汪精工被開除了黨籍,撤了職,仍然還是公民。蔣介石又派谷正鼎前往河內,帶去給汪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