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西域內涵,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指中國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被特指漢、唐兩代中國政府安排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於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國敦煌的壁畫。該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西域國家主要分佈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準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
同時西域地區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國家的興衰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自十一世紀以來東亞全境氣候逐漸變冷,當地氣候也受到強大影響,經過該地的商貿往來更樂意透過南方絲綢之路來進行,令西域貿易逐漸減少,各國也因此衰落。
根據考證,公元前十七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於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此外,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出產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塋中所發掘,說明當地在前十三世紀就已經有人定居。
第322章 西域之行
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西域地區開始逐漸繁榮,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要道的地裡優勢逐漸發展,在西漢管轄下各國的經濟文化的道德極大發展。
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五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三十餘國分佈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至漢代,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範圍則已不只三十六國,《漢書·西域傳》亦記載在前六年到五年中西域分裂為五十餘國,東漢末年,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併,至晉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並起的局面,南北朝時期,西域局勢再度變化,新興的高昌國相繼擊敗西域諸個國家,建立了一個地跨新疆大部的強國,除少數國家外西域諸國國土西遷,為中亞地區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漢代“西域都護府”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的輪臺縣,野雲溝鄉和策大雅鄉結合,西域都護府距庫爾勒市一百一十三公里,距輪臺縣城五十八公里,海拔高度九百九十九米,現已闢為巴音郭楞的一個旅遊點,吸收中外遊客之多。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六十)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名為烏壘城(前名輪臺國)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當時西域都護由皇帝親自任命,三年一替(也有延長和縮短的)從未間斷,據《漢書》記載:西漢歷任都護十八人,其中立傳可考的歷史上著名的有鄭吉、鄭宣、甘延壽、段會宗、廉褒、韓立、郭舜、孫健、李崇、但欽等十人,當時輪臺國是個城郭之國,都護府直接對其統轄,相當於現在的首府,似乎比其他綠洲城國和遊牧行國的權力稍大,輪臺王曾多次受皇帝親召幸朝,漢朝另設定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軍事、機構,對當地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封以王、侯、將、相、大夫、都尉等官職,他們均受西域都護府的管轄。
西域從漢武帝劉徹時起屬於漢朝,西域三十六國是婼羌、樓蘭(鄯善)、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扜彌、渠勒、于闐、皮山、烏稈、西夜、子合、蒲犁、依耐、無雷、難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烏恰縣)、莎車、疏勒、尉頭、姑墨(今阿克蘇縣)、溫宿(今烏什縣)、龜茲(今庫車縣)、尉犁、危須、焉耆、姑師(車師)、墨山、劫、狐胡、渠犁、烏壘,三十六國中,一部分是遊牧部落,另一部分是城郭之國,當時于闐、焉耆、疏勒是西域三大強國。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中原騷亂,匈奴乘機統治西域,各族人民不堪斂稅重苛的虐待,向東漢武帝請求三次,十八國國王以送兒子到洛陽學習當人質真誠誓言,要求內屬中原,劉秀在立足未穩之時,十分不情願的將西域都護府遷往龜茲乾城(今新和縣境內)。
西漢時,都護為加於其他官號上的職稱,多以騎都尉領其職,秩比二千石,東漢時為單任官職,武帝、昭帝時常在渠犁、輪臺屯田,置使者校尉領護,以供應往來使者,宣帝地節二年,遣侍郎鄭吉屯田渠犁,與匈奴爭車師,有功,遷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南道”諸國,至神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