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武道雖然我看得出,他只是武聖初段,我們的情報也說,他是在雲夢大澤與秦會之的大戰中剛剛進入武聖,但我卻覺得,若是我與他進行生死搏鬥的話,死的……有七成可能是我。”山堂另一位武神庚子明道。
他是初段武神,晉升武神時間並不長,這樣說眾人倒不太覺得奇怪,大夥的目光集中到常笑我身,常笑我也是搖頭苦笑:“我研究過衛郎君的戰績,也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你們都知道,武者的實戰水準,在平時的言行舉動中總能反應出一些來。我研究的結論……或許我可以擊敗他,但把握不過三成,其餘有六成可能性是他全身而退,尚有一成可能性是我敗於他手。”
這話說得眾人更是驚訝,要知道常笑我可是山堂第一高手,他都如此說了,也就意味著單打獨鬥,整個山堂很難找出幾個能與衛展眉抗衡的人來。
“我更關心的還是衛郎君的鑄劍技藝,那三柄神兵……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重鑄?”
“補漿法?”有人說出了一個鑄劍的術語。
“不可能,補漿法若是能續好這劍,那也用不著衛展眉出手,咱們這裡哪一個不精通補漿法?”
“那就是植骨法?”
“也不可能,植骨法確實能將斷劍生生合在一起,伸品質必然下降,三神器能續成三通靈就不錯了!”
“那你們說什麼方法,能續劍的方法總共就是那麼幾種,你們說,還有什麼方法?”
山堂的諸人都不再說,而是凝神苦思,其實從昨夜開始他們就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已經斷了的劍重續在一起。
很可惜的是,以他們的鑄劍水準,竟然想不到任何方法。
大約想了半小時,而靜室之中也一直沒有什麼響動,眾人中又開始響起小聲的議論,就在這時,常笑我突然神情一肅,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然後他們就聽到了叮噹的敲擊之聲。
聲音是從靜室裡傳來的,既然被稱為靜室,它的隔音效能自然是佳的,因此眾人聽到的聲音有些飄渺。過了一會兒,有位鑄劍師遲疑著問道:“這是什麼鑄劍秘傳?”
“最初的節奏象是馬鈞連珠斷,但後來證明不是,你們注意,這是九輕一重的敲擊法……莫非是傳說中軒轅氏鑄軒轅劍時的用的‘千二百連環擊’?”
眾人猜來猜去,所有人裡鑄劍技藝第一的地火殿殿主卻一直在猶豫,等眾人都看著他,他才試探著說道。
“千二百連環擊!”提到這個詞,眾人神情都是肅然,因為傳說中軒轅氏乃是天人之後人類的第一任始祖,他身兼眾長,特別是開創了鑄劍師與丹道這兩大輔助技能,自身又是一位極為高明的武者!
只不過,有關他的歷史已經隔著極為長久的年代,他當初鑄造軒轅劍時用的千二百連環擊法,也早就失傳,至少在這萬年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懂得這套鑄劍之法!
“不,不對,雖然九輕一重的節奏與傳說中的千二百連環擊很相似,可是你們別忘了,千二百連環擊可是有另一個特點,便是一次重擊下都有龍吟,而現在卻沒有龍吟之聲!”
他們在這裡猜來猜去,最終提出了少說十餘種鑄劍法,這些鑄劍法中大多都已經失傳,只在山堂的典籍之中還記載了它們的稱呼和一些特徵。到了最後,他們都將自己弄糊塗了,只能等著結果出現。
然後,他們感覺到天地靈力的劇烈波動,大量的五行靈力象是被旋渦所吸引,向著這二號靜室洶湧而來。
對於山堂來說,這種靈力波動算不什麼稀罕之事,不說每天都要生幾次,平均下來一天一兩次總是有的,但此次情形不同,眾人分明感覺到,周圍的火屬元素較少,而水屬元素較多,在位於火山之畔的山堂來說,這種情形極為少見!
“他可能在鑄劍時甚至掌握吸納而來的靈力成份?”這個現,讓山堂諸人驚喜交加,要知道,此前的鑄劍中,鑄劍師根本不能掌控洶湧而來的靈力屬性,這就使得所鑄出的武器自己帶的屬性也不可控。運氣好的話出現極品屬性,運氣不好就象最初的赤帝劍一樣,自帶點灼燒傷害。若是能主動控制靈力的屬性成份,那麼就可以根據需要讓所鑄之劍出現極品屬性,對於鑄劍之技來說,這也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能修補斷開的神兵,可控制元氣的屬性……這位衛郎君在鑄劍術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四九零、重鑄三神兵
山堂的人屏息凝神的狀態已經持續了足足有三個小時,而那種天兆異象也持續了足足有三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