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鐵釘案,所有人都會想到這個案子的主角之一,陳世儒,眾人都極為厭惡,就連他的名字都不願意提起。
鄰桌的那位公子卻來了興趣,急忙問道:“劉公子,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鐵釘案大家都知道,你不講可以,可那兩張紙上還有其他的
…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apltiapgt
意思呢?比如這個伯仁是什麼意思啊?而且,在下還聽說,那個案子,他其實並不知情,只是受了牽連而已,當時的執政們判得有些過重了。何況,這件事跟司馬相公又有什麼關係啊?”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事東晉名相王導說過的一句話,用到這裡最合適不過了啊!”張書生搖頭晃腦地說道。
“張賢弟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市面上傳聞,這個案子,他也許真得並不知情,這點在下也相信。可是,他是前朝宰相陳執中的獨子,那一年,先皇突然將他從正五品的國子博士調任到太湖縣任七品知縣。按說,一下子降了兩個品級,這是左遷啊!
可是,事實上,這可是先皇準備要重用他的先兆啊。我大宋的宰輔必歷州縣,這是慣例,從來就沒有人打破過。先皇把他降職到知縣的位置,就是想讓他在地方上歷練一下。
當然,這個案子中,最大的疑點就是,他究竟有沒有說過弒母的話。也許,他真得沒有說過類似的話,也真得不知道弒母一事。可是,他肯定跟家人抱怨過,說不願意離開京城,不願意當那個太湖縣一個小小的知縣。想我大宋朝的官員一直是以當上朝官為榮,以地方官為恥。
可他呢?自蔭補以後,從來就沒有當過任何的地方官,而且太湖縣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說句不太妥當的話,他當時就是躺在那裡不管任何事,也能把這個知縣當得好好地。”
可是,他呢?他又是如何報答先皇的隆恩的?
那個死去的可是他的生母啊!他的生母並不是陳執中的嫡母,只是個妾侍罷了。按說,他可以不把生母帶到任上的。可是,他剛剛到任,生母就暴斃而死,還讓仵作從頭上找出了鐵釘。他如果不是非得要回京師的話,他的妻子難道傻了,非得要致其於死地呢?”
“原來如此,這麼說他的確是該殺。伯仁就是指的是其生母啊!不過,你還沒有說,這和司馬相公有何關係呢?”劉公子說完,鄰桌的公子恍然大悟,又問道。
“當時,這件案子牽扯到了人倫大道,可一向標榜忠孝的司馬相公他自己自始至終並未露過面。這個案子的主審官是蘇頌大人,這位審案子的能力並不遜於許大人。可是,那個他背景非常深厚啊!而他的妻子也是名臣之後,開封府尹李中師,也是仁宗朝老相呂夷簡的孫婿,因此,他也算是老相的曾外孫婿。再加上他家中是獨子,
為其求情的人多是我朝的高門大戶,其中就有李氏、呂氏,還有一個誰又沒有想到的人,司馬相公的嗣子司馬康,這位名臣的嗣子為他出面求情。你們都沒有想到吧!
所以說,這個案子,司馬相公雖然並沒有露過面,但是他卻和這個案子關係極大。這也就是擔任丞相之後,敢於翻阿雲的案子,卻不敢翻鐵釘案的根本原因。這個案子畢竟涉及到了人倫大道,如果翻出來還會牽連到司馬康,那就不是自曝其醜嗎?”
“可是,為什麼司馬康要替他求情呢?”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其這麼做的原因。
“哼!你們想一想,拗相公他們是哪裡人,而李氏、呂氏和司馬氏都是哪裡人?”
“哪裡人,這是什麼鬼問題啊?”
張書生撇了撇嘴,回答道:“鬼問題?你連這都不明白嗎?還不是一邊都是南方人,一邊都是北方人唄!”
張書生自己也是北方人,他同樣反對王安石變法,可是,對那些屬於保守派的世家大族所作所為,他也是深惡痛絕。這些人只知道因循守舊,他們自己喝美酒、食梁肉、聽歌舞,哪裡會管老百姓們的死活啊!拗相公千錯萬錯,可他那種廉潔的作風,不得不讓人讚歎。
話題說到這裡,牽連起來可就太廣了,北方保守派的大臣們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他們也都是保守派中的中堅人物,而王安石他們這些人大多都是南方人,只能算新興貴族,自然都屬於變法派的陣營。
“啊!”張書生的話一下子就把鄰桌的公子震得啞口無言。
xbqgxs
第270 誰是賢君與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