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先不戰而敗,逃回上京,秦王也不會怪罪於他。可是,你們都沒有說道點子上,或者說,你們全都低估了蕭奉先的狠辣。
蕭嗣先敗歸之後,蕭奉先不但沒有問責於他的這個弟弟,反而將在其後收攏敗軍回到上京的兩位都統大人,直接就在城門口拿下,根本就沒有經過審問,便直接滅了這兩位都統的三族。自古以來,因為敗軍一事,卻如此心狠手辣的殺人滅口,也只有他蕭奉先能夠做得出來了。你們還願意去做蕭氏兄弟的手下嗎?”
說完,韓書生再也不去管這些宮分軍究竟是如何打算,如果真得有人不識抬舉,他的確是會放這些人離開燕京,可對面宋軍不正確俘虜嗎?
韓書生把勸說的物件轉到了燕京士兵:“燕京城的兄弟,我知道,你們的家,你們的家人,你們的祖墳都在這幽雲十六州里。可是,以如今的局勢,我皇不得不接受南國的和平條約。將這片大地割讓給他們。不過,南國的那位太師已經向我明言,他想要的只是這片土地,至於上面的百姓,他是一個都不需要。這一點,你們自己可以去求證。
為了彌補你們舉薦變遷的損失,我皇已經決定在大遼境內實行南國北方實行的所有新法。即便我大遼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可仍然還有萬里江山。故此,凡是願意舉家搬遷北方三京計程車兵,每人賜爵一級,良田百畝,荒田三十畝,其家人也能夠獲得良田五十畝,荒田二十畝。這可比新法中規定的普通百姓只有三十畝良田和荒田十畝多出了不少。這些賞賜足夠彌補你們的損失了吧!當然,宮分軍計程車兵也照此例執行,以後,我大遼只有禁軍,再也沒有什麼皮室軍或者宮分軍了。”
韓書生所說的話,就如扔出了一個重磅炸dan,炸的在場的每一個士兵都心花怒放,再如果故土難離,也比不上真實的利益。
何況,南國那位民間被傳的神乎其神的蔡太師對於他們這些遼國漢人的態度究竟如何,其實知道的人並不少。
可韓書生的這番話,卻讓耶律餘睹和其他契丹族的高階將領和文官們面如土色。新皇如果真得在國內施行南國在其北方境內實行的新法的話,那麼,他們這些原本的貴族便會失去很多的東西。
第651 第九更 天佑五年宋遼和平條約上
田地和財富這些還都是次要的,真正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如果遼國境內只有忠於皇帝陛下的禁軍的話,那麼,他們這些高階將領,大部分可就要卸甲歸田了。
因為,遼國武將大部分都是憑藉著貴族身份當上的居官,除了考校個人武勇之外,對他們個人的軍事素養要求並不好,何況,大遼國近百年來已經日漸腐朽。
文官愛錢,武將怕死,已經蔚然成風。
可是,今天,當韓書生當著兩軍全體將士的面,將這個訊息告知了所有人,也就意味著,他們這些軍官已經無力改變這件事的走向了。除非,新皇突然改變主意,不再支援這種要命的變法。
不過,他們當中,只有耶律餘睹心裡最明白,新皇耶律敖盧雖然表面上寬厚仁愛,可他骨子裡卻是一個倔強的人,一旦決定做一件事,是不撞破南牆不罷休的性格。何況,他也明白,遼國如果能夠實施新法的話也的確是能夠改變國內如今的危險狀況,對於穩固遼國皇帝的統治是非常有益的。
可接下來韓書生的話,讓這些憂心忡忡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當然,陛下畢竟是陛下,不是在下這種空談誤國的書生,考慮到遼國實際的情況,陛下將新法實施的範圍進行了限定。具體如下……”
其實,這是蔡道給他的建議,遼國實施新法,也必須像大宋一樣,限定的具體的實施範圍,上京城以南,以及東京道,四平和遼源以南,也就是後世遼ning省的省界。以北地區仍然實行以前遼國的部落制。
而且,新皇還規定,遼國以後雖然還要繼續捺缽制度,可是,皇帝不會在無節制的進行遊獵了。冬天就到大定府周邊遊獵,夏天就會到影片或者遼源的確,當然,如果能夠保住黃龍府的話,以後那裡就會設立新的京城bei京黃龍府。
未來,遼國依然會施行五京制,上京、東京和中京不變,新增的有bei京黃龍府,興京龍化城。
龍化城,又名龍化州城,它是耶律阿保機最初建立的一座城池,故此稱之為興京。大致的地方位於後世的內蒙古奈曼旗附近。
一刀切對於實施新法來說,是最要不得的。適當縮減了東京道和上京道的範圍,也就等於給這些貴族指明瞭以後的發展方向。自己想要地盤,可以,朝著上京道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