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底沒有被後世的哲學界分割得亂七八糟。

給我們今天帶來了什麼?

蘇格拉底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的自信是多麼虛弱,我們的思想和言論,其實都是一股熱氣。這一點對我們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重要。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也到大街上去與人對話,卻不再能夠取得成就。至於說,蘇格拉底今天會不會接受薇羅娜·費爾德佈施(德國電視主持人…… 譯者)的邀請,坐到脫口秀的沙發上,我們只能表示懷疑…… 那他還不如回到贊替帕身邊。

。 想看書來

德謨克利特:當原子還是好東西的時候

生平

和很多其他的哲學家不同,德謨克利特不是一個永恆的抱怨者和悲觀主義者,而是一個真正的樂天派。他的爽朗的笑聲在希臘是老少皆知的,但在知識界卻一再樹敵:“德謨克利特出生於盛產白痴的阿布德拉。”他在人民中很受愛戴。人們不僅欣賞他的幽默感,而且讚歎他的“預言”能力。他有一次問候希波克拉底的女友用“問候你,姑娘!”到了第二天,再見到她時卻問候說“問候你,夫人!”— 確實,這個姑娘在這期間失去了貞潔。對那個時代的沒有歡樂的人,德謨克利特抱以同情,他認為這些人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漫長的死亡”。據說,他死時享年109歲,所根據的材料是可信的。

朋友

德謨克利特從未真正工作過,因為他先是繼承了豐厚的遺產,後是受到兄弟們的照顧。這樣一種懶散的生活方式,很難使他得到朋友。然而:希臘人感到,這位樂天和譏諷成性的民主派,距離他們更為親近,而不像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那些刻板的道德聖人。所以他才獲得了很大的聲譽。

敵人

希臘的古典派知識分子藐視德謨克利特,因為他過於歡樂…… 而且還不斷譏諷當時的正統思想和學說。柏拉圖就是他的一個主要敵人,甚至試圖焚燬德謨克利特的作品。所幸的是他沒有得逞。

女人

德謨克利特既不是一個節慾者,也不是一個放蕩的公子哥。他就是一個尋求感官歡樂的人。這在當時的哲學界是不常見的。晚年,他用強光照瞎了自己的眼睛。理由是他雖然能夠看到無數美女,卻因年邁而無法去愛她們。

思想體系

德謨克利特和他的老師留基伯是原子學的發明人。根據這個學說,世界是由無數細小而不可分割的顆粒組成。這些所謂的原子自從恆遠的時代就運動在浩蕩的空間,並一再結合在一起,組成各種物質和生物。但這同時也就決定了它們的滅亡,因為原子不僅不斷結合,而且還相互排斥。換句話說:每一種事物,也包括人和他的靈魂,都是原子結合的產物。但這又決定了它們的最後滅亡,因為這些原子不知什麼時候又會分化。我們只是不知道,由誰來決定,這一切都在什麼時候和如何發生。德謨克利特認為,這決不是造物之神,否則人們就必須要問,是誰造就了他。偶然性也不能考慮,因為德謨克利特認為,這只是“一種企圖掩蓋我們認知的臆造”。原子顆粒的運動遵循一種內在的秩序,正因為他是內在的,也是永恆的,所以大多情況下不被觀察者所看見。

德謨克利特的特色

德謨克利特的特色就在於,他為最古老的人類問題做出了有根據的物質的答案。世界為什麼如此多樣化?因為它由無數按照不同秩序結合起來的原子組成。為什麼一切都註定要滅亡?因為原子不僅相互結合,而且相互排斥。那為什麼最終不是所有的一切全部滅亡呢?因為消失的不是原子本身,而是它們的組合。我們的世界以後還會有另外一個世界,然後再由另外一個所取代,以此類推。從原則上講,現在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也有可能重新復活。這對不相信上帝和靈魂不朽的唯物主義者顯然是個安慰。

給我們今天帶來了什麼?

德謨克利特的學說仍在起作用,沒有他就沒有現代自然科學。他仍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提供幫助。誰要是想給他的好奇的孩子解釋,世界上的事物為什麼是這樣,它們是如何產生和消亡的,用德謨克利特有關原子的結合和排斥的學說更能說服孩子,而不是用宗教的有關軀體將逝去,靈魂將永存以及上帝是萬能的教義。因為原子是可以解釋的,例如拿一隻蘋果不斷切下去。可是,如果您想給一個六歲的孩子講解靈魂的不滅和不可見試一試 ……

希波克拉底:一切都是平衡的問題

生平

希波克拉底生於希臘的科斯島上一個古老的醫生家族。除此之外,我們對他生平的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