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base
query language),很難打破新生的PC廠商和軟體商所佔的統治地位。
禍不單行,除了這些與技術相關的挑戰,IBM與客戶的關係也是每況愈下。郭士納的前任就曾計劃將公司重組為13個部分,並進行大幅裁員。而且,由於很高的負債率,公司的信用等級也出現大幅滑坡。郭士納自己甚至都說,“看起來,公司好像被吸進了一個死亡漩渦。能否把它拉出來,我心裡也沒底”。
起初,郭士納打算提高IBM的服務能力,以銷售更多的硬體和軟體。但是,在與客戶交談時,郭士納卻不斷聽說,大公司仍希望能有一家外部專業廠商,為他們制定技術策略、建構及運作他們複雜的網路系統。基於這種說法,郭士納匆匆改變了自己的計劃。他決定不和競爭對手們硬拼,而把IBM存亡與否的前途壓在了大型主機和服務業務上——這個決定挑戰了當時流行的業內觀點。
在郭士納的督促下,IBM投入巨資以整頓和復興其大型主機產品線,他還認為,對於網路的連線來說,大型機和伺服器是同等重要的。而且,他還致力於改善與顧客的關係,並在高利潤、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務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儘管在當時,他這兩個決定飽受詬病,因為很多業內專家都認為大型機技術的好景一去不復返了,而且在資訊科技(IT)服務這個領域IBM若想和現有廠商競爭,實屬不自量力。然而,到了1996年年底,新大型主機的銷售額節節攀升,資訊科技服務也已成為了IBM增長幅度最大的業務。因此,郭士納被廣泛譽為“藍色巨人”(Big
Blue,譯者注: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