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寬敞的房間,修建於地下的暗室,也是整個道觀,最核心的機密。
整個房間很空,沒有什麼傢俱擺設,只有在角落位置,立了一個小書架。另外在書架的上面,擱了幾卷類似於竹簡的東西。
這些竹簡,包括幾本散落的書冊,就是還真觀傳承下來的修行典籍了。
連書架都堆不滿,比起小學生的課本還薄,也是悽慘。
當然,蕭景元也清楚,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的道理。不是說,書山文海的典籍,就一定是成仙成佛的無上法門。
有的時候,可能一段經文,幾句口訣,比幾千上萬卷書更管用。
問題在於,無論蕭景元怎麼研究,都不覺得書架上的幾本典籍,那是能夠直通大道,飛昇成仙的秘法。
以他的見識,很容易得出結論,這些典籍秘法,十分的粗淺,說不定只是入門的功法。但是讓他感到悲傷的是,他修煉了七八年,卻連入門都做不到。
不是他天資愚魯,也不是他沒有慧根。
主要是……這些典籍,那是殘缺不全的,少了關鍵的竅門。
這是他苦修幾年之後,老道士於心不忍,才含糊其辭告訴他的訊息。
當時,他知道這事,簡直是晴天霹靂,差點沒吐血。
就算是現在,他也不甘心啊。
“存思採氣,抱元守一,凝煞煉罡……”
蕭景元走到書架前,輕手翻開了一卷竹簡。在竹簡的上面,刀筆刻畫,簡略的記錄了一些修行的境界。
存思採氣,這是入門,也是基礎。
所謂存思,也叫觀想。
道曰存思,佛曰觀想,叫法不同而已,本質卻一樣。
實際上,不管是存思,還是觀想,最本質的目的,就是集中思想,去除雜念,然後激發身體潛能,再溝通天地宇宙,進而攝取天地靈氣。
在天地靈氣的淬鍊下,身體蛻化變質,脫胎換骨,羽化而登仙。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存思採氣的第一步,自然是關鍵,也是重中之重的根基,誰也不能忽略。
蕭景元很倒黴,就卡在這一關隘上。
七年,還是八年,他被擋在了門外,想盡了一切辦法,都不得其門而入。原因很簡單,那是由於還真道空有典籍,卻沒有定神的鎮物。
要知道,不管是存思,還是觀想,存與思,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