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對自己有用的訊息。比如,我們能夠從以下一些人的在交流工程中的習慣性動作當中,來判斷出一個人所具有個性特徵:
1、手插褲兜者。雙腳自然站立,雙手插到褲兜裡面,時不時拿出來又插進去,這種人性格比較膽小謹慎,凡是三思而後行。在工作中他們最缺乏靈活性,往往用最呆板的辦法來解決許多問題。他們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或者失敗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在逆境中更多的是怨天尤人,垂頭喪氣。
2、雙手後背者。兩腳自然併攏,雙手背在後面。這種人大多數在情感上比較急躁,但他與他人交往的時候,關係處得比較融洽。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很少對他人說“不”
3、經常搖頭者。經常以點頭或者搖頭亦表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的肯定或者否定。特別愛在社交場合上很喜歡錶現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厭惡。引起別人的不愉快。但是,經常搖頭或者點頭的人,自我意識強烈,工作意識強。看準一件事情就會積極地去做,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4、抖動腳跟者。喜歡用腳或者腳尖使整個腿部顫動,有時候還喜歡用腳尖磕打腳尖或者以腳掌拍打地面。這種人很喜歡自我欣賞,性格較為保守,很少考慮他人。然而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卻往往能給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建議。
以上使一些從小動作中獲取資訊的小訣竅。總而言之,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中。都很有可能包含著豐富的資訊。我們的管理者們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善於發現這些有用的休息,為我們的交流更加暢通有效而提供最好的條件。
一個蘿蔔一個坑,對不同員工採取不同方法
透過傾聽和觀察,主管對下屬以及需要溝通的問題應該有了比較深刻的瞭解,但是要真正解開下屬心中的解,使下屬和你達成共識,還得下一番功夫才行。有的員工性格豁達,喜歡開門見山,有的員工比較愛面子,喜歡別人用含蓄的方式,有的員工在壓力下才會有動力,有的員工則需要鼓勵才能發揮幹勁.....所以呢,在交流的過程中,主管得“隨機應變”,一個蘿蔔一個坑,根據員工的性格以及討論的話題採取不同的策略。
班尼百貨公司是美國第三大百貨連鎖公司,它建立於1903年。創辦人詹姆士凱需班尼來自於宗教氣息極為濃厚的家庭,因而他的經營哲學即是與宗教息息相關的“黃金律”:我們要別人怎麼對待我們,自己也要怎麼對待別人。根據這一個原則,班尼在管理生活當中說,就確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有原則,就是對待不同的員工,要有不同的方法。班尼說,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不能夠按照統一劃齊的標準來對待所有的員工。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班尼舉了個例子說:曾經有兩個員工,在最開始表現都不是很好。班尼知道這兩個人個性不一樣。於是,班尼就分別把這兩個人叫到辦公室來,一個採取嚴厲批評的辦法,狠狠地數落他;而對於另一個員工則不斷地鼓勵,發現一點好的進步都給予表揚。班尼說,雖然我採取的手法不一樣,但是最後所達到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那就是讓兩個員工都變得努力,工作越來越上進。這是因為,這兩個員工的性格不一樣,所以我才會針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方法。
班尼百貨公司的管理方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榜樣。這個世界,事物千差萬別,才最終構成了我們這個多彩的世界。人也一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個性。在交流的時候。管理者如果能夠針對不同人的個性對症下藥,那麼交流起來也會變得容易得多。總而言之,管理者千萬不能拘泥於所謂的管理模式,而不顧每一個員工的具體情況。對於管理來說,永遠都是隻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在工作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和穩定的情緒狀態。例如:有較強的耐力,能夠經得起高強度的體能消耗;面對別人批評時,與同事、領導和客戶發生衝突時,能夠克服煩躁的情緒,保持冷靜。
最後,當自己處於巨大的壓力下或產生可能會影響工作的消極情緒時,能夠運用某些方法消除壓力或消極情緒,避免自己的悲觀失望情緒影響他人。
總之,主管的執行力是多種素質的結合和表現,其中認識水準是關鍵,思維能力是基礎,團隊精神是保障,堅韌性則是最終體現,主管只有把這幾個問題處理好,才能提升自身的執行力。
提升下屬執行力
主管不僅僅要提升自己的執行力,還要提升下屬的執行力,只有這樣,整個團體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