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更是望而卻步。
福特公司失去了它往日的生機和凝聚力,喪失了開拓進取的能力,尤其可笑的是,在19年的時間裡,它只向市場提供一個車型,老福特本人所鍾愛的黑色的T型車。
結果,到了1945年福特二世接手的時候,福特公司每月虧損已達900多萬美元。
正如一個董事所描述的:“當時公司搖搖欲墜,瀕於破產。”公司管理則一團混亂,甚至沒有賬冊,沒有結算制度,在工資單上甚至還有些已經死亡的員工的名字。
老福特的發家,沒有庫茲涅茨為代表的公司員工的奮力拼搏,沒有庫茲涅茨為代表的管理精英的出謀劃策,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而福特公司的衰落,同樣的,沒有庫茲涅茨這班人才的流失,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老福特能一如既往地執行他重視人才、依賴人才的政策的話,通用汽車公司可能永遠也沒有機會,重新超越福特公司。但是,正是由於老福特晚年的不明智,自毀了長城,而通用汽車公司卻在其總裁斯隆的英明領導下,採用分權制,充分發揮各自的創造性,形成了分工合作、集思廣益的管理體制,終於在1928年超過了福特公司,躍居世界首位。不僅通用,甚至克萊斯勒公司也把福特甩在了後邊。
福特一世得人才興,失人才敗。
令人奇怪的是,福特家族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