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者乾的工作超過他要求下屬所幹的工作。
迷人的個性魅力。沒有一個懶懶散散的人能夠成為領導者。領導人物需要受到尊重,但追隨者不會尊重和聽從一位性格上檔次不高的領導人物和管理者。
同情與理解力。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同情下屬,另外,他必須理解和懂得下屬的苦衷和各種困難。
責任感。成功的領導者必須有願意為下屬的缺點和錯誤承擔責任的勇氣。如果一個領導者總是在推卸他的責任,他就不會是一位出色的領導。
協作精神。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須懂得和運用合作力量的原則,能勸導下屬也去如此做。領導者需要力量,而力量是合作的產物。
果敢和決然。領導者的一項重要的必備條件是具有快速下決斷的能力,即使在一件很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是如此。
善於與下屬溝通。溝通是一個人向另外一個人傳遞資訊並獲得理解的過程,領導每天依靠溝通來發布命令和指令,建立起一種集體意識並回收反饋的資訊。領導必須在下屬、員工、其他領導和組織外圍重要團隊之間保持溝通,使自己成為一個聯絡上下左右的樞紐。這有助於提高辦事效率。
激勵和表揚下屬。有時候冷酷和嚴肅的鼓勵往往適得其反。在這樣的時候,你使用正面的激勵法,主動地鼓勵和表揚你的下屬,那麼,你就取得了成功。
敢於冒險的能力。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一個人的冒險精神是最稀少的珍貴資料。克服不確定性、資訊不完善性的最佳方法,莫過於自己的組織內部有一位具有冒險精神的戰略家,也就是領導者。
創新意識。除非一個領導能時時帶給大家新的觀念、新的刺激,否則你們的團隊難以有進步和發展。要是領導者滿足於現狀,下屬們也自然會變得隨遇而安,而這樣只會導致團隊的退步。
遠大的目標。你、你的組織和團隊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你們將來要獲得的成就才是最重要的。一個領導者,除非他對未來有理想、有遠大的目標,否則他和他的團隊將會一事無成。
一位領導者,具有了我們上述的這些還是不夠的,但是上述的種種卻是必須具備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缺少上述的種種,你恐怕就不會成為一個領導者,除非你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地培養自己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你如果發現你的領導並不具備這些能力和素質,那麼,你最好的選擇是儘快地離開他和他的組織,否則,你在這裡很難獲得你所需要的東西,比如說金錢、地位、尊嚴,因為他根本就不具備一個出色的領導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拿破崙·希爾認為,當一個追隨者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然而,我們卻要看到,如果你總是停留在一個追隨者的境界,這也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你、我、他,透過訓練自己,都可以成為出色的領袖人物和出色的管理者。
你隨時都應記住:領導才能和管理素質都是可以培養的。
□進行“心靈經營”
人有感情、意志、思想,有各自不同的慾望。企業只有對“心靈”進行經營,才能使員工感到自身的幸福與公司的發展是緊密聯絡的。只有堅持為全體員工謀求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並以此為企業的奮鬥動力,才能使全體員工與企業同心協力,共同前進。
1971年5月,日本京都製陶的締造者稻盛和夫收購了美國聖地亞哥一家經營極差的工廠。這個工廠每個月都有10萬到20萬美元的赤字,員工零散操作,全廠一片混亂,死氣沉沉。稻盛認為人的本質都一樣,在京都製陶推行的管理方式,在美國也行得通。
稻盛先選出50名能接受京都製陶思考方式的員工進行培訓,並派原主管保曼擔任廠長,希望他能夠領悟京都製陶的哲學。可是工廠一開始運營,就顯露出美國人和日本人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彼此糾紛不斷,結果使工廠每月赤字上升到20萬美元以上。
痛定思痛,稻盛決定不顧美國人的反感,完全聘用日本管理人員來建立一個全新的公司,一個完全由日本人組成的領導體制建立了起來。
“你們辛苦了”,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令美國員工嚇了一跳,但年輕的日本管理人員願意在生產線上與員工同甘共苦的誠意,令人感動。他們穿著和員工一樣的制服,並且絲毫沒有架子,員工們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認同感和團結一致的決心。
當工廠業績逐漸好轉時,稻盛買了很多比薩餅在餐廳裡和員工們一塊兒吃飯。第二天,員工們就帶著自己做的菜招待稻盛。自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