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部分(2 / 4)

小說:豪門醫少 作者:垃圾王

黨校這邊兒,手裡面的權力也是比較大的,沒有經過他們的認可,就直接上崗,當然很困難,即便是走一個程式,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林正南在會上並沒有怎麼說話,這裡是譚應然書記的主場,他這個客人就是過來看一看,聽一聽,並沒有打算刷什麼存在感。

但是在座的這些年輕幹部們,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對林正南有所忽視,畢竟誰也不敢說若干年之後,林正南會不會走上那個神聖的寶座。

要真到了那一天,他們這些人今天你的表現,或許就會成為林正南是否重用他們的一個參考了。

對於這樣的機會,誰也不敢輕鬆放過去。

林正南也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合,他坐在譚應然書記的身旁,也不說話,只是側耳傾聽,有時候會陪著笑一笑,有時候點點頭,有時候皺皺眉頭,有時候卻又會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面,隨手記下兩句什麼。

但是總而言之,這只是一個座談會的形勢,並不是很拘謹。

隨後就是幾個年輕幹部代表們,講一講自己在地方上或者部委裡面工作的經歷,以及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

輪到孟大治的時候,譚應然也好,林正南也好,都對他格外重視。

畢竟,這是一個未滿三十歲的正廳級幹部,地級市的市長,確實有被人重點關注的資格。

“尊敬的譚書記,尊敬的林書記,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是孟大治,以前一直在西北工作,有幸能夠參加這一次的幹部研修班……”孟大治顯然對於這種場合的應對,也是得心應手,一點兒懼色都沒有,面對一眾大人物們,更是侃侃而談。

孟大治所講的事情,主要就是他在西北工作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有在處理這些事情當中,所得出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還有一些反思什麼的。

林正南聽了一會兒,倒是覺得這位孟大治的基層工作經驗也挺豐富的,在應對一些突發事件上,也有自己的見解。

跟直接從部委走出來的年輕幹部不同,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幹部,現在確實不算多,能夠接地氣的就更少了。

但是從孟大治的表現來看,他對於農村工作,確實是比較熟悉的,一些問題上也看得比較透徹,這一點是令譚應然書記和林正南都比較滿意的。

“最近我在西北搞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的嘗試,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可惜就要離開西北了……”孟大治說道,“不過,我相信西北的同志們也會按照中央的精神,繼續把這項工作抓好落實。”

他這麼一說,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最近華夏農業部正準備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按照這個計劃,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預計十五年後,一半兒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可以說,孟大治早早就發動了這項工作,是佔了先機的。

這個年輕人,果然不簡單。

第1192章 人事不省

林正南對於孟大治刮目相看,譚應然書記自然也不會無動於衷。

事實上,譚應然書記聽了孟大治的彙報之後,覺得這個年輕人之所以能夠在這個年紀就出任正廳級的幹部,確實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對於這些中青年幹部們的身份背景,譚應然書記自然是瞭如指掌,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孟大治格外關注。

當年西北的孟如山,那也絕對不是無名之輩,如果不是他身體確實有毛病,故土難離的話,孟如山怎麼也能夠在中常委的佇列裡面,混個一席之地。

這樣的家庭薰陶出來的年輕幹部,果然是令人期待的,只是現在大家還不清楚,孟大治以後究竟會成長到什麼地步?

想到這裡,譚應然書記不由得看了旁邊兒的林正南一眼,心中卻把孟大治跟林蕭做了一個比較。

自然,他也就是這麼想一想而已,終究還是覺得林蕭要遠遠勝過孟大治許多。

畢竟孟大治能夠做到的事情,許多人都能夠做到,但是林蕭能夠做到的事情,確實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的,這就是兩個人之間的最大區別。

林蕭在整個華夏國內的政治地位,是無法撼動的,也是無可替代的,這一點不容否認。

若非如此,旁邊兒的林正南也不可能這麼順利就拿下了明珠市委書記的位置,並且取得了局委之中的寶貴一票。

以林正南的年紀而言,想要入局,真心是非常不容易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