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部分(3 / 4)

小說:豪門醫少 作者:垃圾王

這裡面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因為人家林正南上面有個當過中常委的好老子,下面有個可以為他撐起一片天地的好兒子。

即便是因人成事,林正南也做到了極致,這樣的運道,誰人能夠比得了?更何況,林正南自己的本事,那也是相當厲害,可謂是四平八穩,於無聲處聽驚雷。

別人不知道,但是地位到了譚應然書記這種,自然很清楚,想要成就大事,能力固然很重要,運道更是不可或缺。

這世上的驚採絕豔之輩,層出不窮,但是能夠最後走到天下至尊位置上的,卻只有那麼一位,這裡面若是說沒有天大的運道,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而林正南現在,怎麼看都像是身具大運道之人。

譚應然書記在這邊兒暗自琢磨林家父子,而林正南則是對孟大治所說的馬鈴薯計劃,非常感興趣,畢竟這件事情是高層的一個決策,他不可能不清楚。

新年剛過的時候,農業科學院、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華夏種子協會,就在京舉辦了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以馬鈴薯主糧化與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深入研討馬鈴薯主糧化的戰略意義、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推進途徑。

當時出席會議的農業部副部長在研討會上指出,馬鈴薯主糧化開發,是深入貫徹中央關於促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積極探索。

他鼓勵各地要要牢固樹立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的理念,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多措並舉,努力推動形成馬鈴薯與穀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以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對主糧消費營養健康的新要求。

會議參與者一致認為,馬鈴薯主糧化成為必然的選擇,因勢而謀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利於改善膳食結構,滿足人民增強體質健康的願望,應勢而動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利於挖掘生產潛力,開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新途徑,順勢而為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利於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馬鈴薯這東西,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簡單說就是土豆。

事實上,自從土豆傳到了華夏之後,就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也使得華夏的人口,能夠有一個持續增長的可能。

畢竟在以前的時候,因為糧食短缺以及天災**什麼的影響,再加上常年戰爭的摧殘,華夏的人口一直髮展不起來。

人口不足,就無法享受因為人口增長而帶來的各種紅利。

尤其是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正是需要大量人口來做事的時候,所以那個時候各項政策都是從發展人口戰略的大方向出發的,土豆自然就在當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現在,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跟過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講,華夏依然面臨著本土糧食危機的威脅,國內產的糧食,還是有點兒不大夠吃。

多年以來,進口糧食一直是華夏積極去做的事情。

現在雖然基本上沒有人吃不飽飯了,但是居安思危,把糧食安全寄託在別人的手上,顯然並不符合華夏的國家利益。

所以,土豆戰略就應運而生了。

京城的這一次農業會議上就提出,馬鈴薯主糧化的內涵,就是用馬鈴薯加工成適合華夏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產品,實現目前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系列製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作為我國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

“在發展目標上,我們力爭透過幾年的努力,使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單產水平、總產量和主糧化產品在馬鈴薯總消費量中的比重均有顯著進步,逐步實現馬鈴薯生產品種專用化、種植區域化、生產機械化、經營產業化、產品主食化,形成馬鈴薯與穀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孟大治這會兒正說到了興頭上,一時之間也停不下來了,“在推進原則上,我們要做到一不三堅持,一不就是不與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搶水爭地,三堅持就是堅持主食化與綜合利用相兼顧,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決定相結合,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

看得出來,孟大治在這方面,確實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資料和整體思路什麼的,在他的腦子裡面非常清晰,信手拈來一點兒都不費勁兒。

“我們的專家也建議,馬鈴薯主糧化涉及科研、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多環節,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