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稍有不慎不周,都是政治問題。故將取消報時的建議作罷。

誰能想到這一司空見慣的“報時”竟引發出來這麼多問題、這麼多難題,帶來這麼多複雜的關係。

二、如何報領導人名單

許多聽眾和讀者可能不太注意這件事,可這是件大事,是件政治敏感度極高的事,也是件困難而複雜的事,時政記者最為此傷腦筋,尤其是在###的“文革”之中,名單是政治人物沉浮和政治氣候的晴雨表。

報名單常有兩種做法:一曰小名單,二曰大名單。小名單,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通常還包括幾高几副,人員和排列次序都比較穩定。大名單也有一定的界限,比如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人大常委會委員、各部委主要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等,有時候視需要有所變動或增減。大名單很大,常有幾百人之多。報大名單表明規模大、規格高、隆重,象徵大團結,具有廣泛性等意義。也有時候,為了報道人事的變動、增減,或有的人重新露面而其規格又不在小名單之內,更不便於單獨報道,特意安排出大名單,把其包括在內,藉此公示於眾。是播小名單,還是播大名單,都要請示決定。 txt小說上傳分享

毛澤東主席逝世公開廣播的背後(8)

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毫無疑問應該報大名單。但是,從開始轉播到大會開始中間的10分鐘內報道,顯然不可能,一是容納不下,二是人員到會有先後,也可能有人臨時來不了,很難一一核准,只能先報小名單。小名單也有39人(大名單近700人),到下午3時前,來了的就報,未來的不報,等大會結束時再完整地報一遍小名單,大名單留待後來播出大會訊息時再報。上級批准了這個方案。

三、預告

《公告》中已宣佈中央電臺轉播追悼大會實況,還要不要預告,如何預告?按說不成什麼問題,可中間在操作上遇到了問題。

中央電臺決定還是預告,從17日晚上的《全國聯播》節目開始預告,北京電視臺在17日全天節目結束前預告。

預告稿有幾種方案,今天看來其中沒什麼分歧,可在當時卻爭論不休,字字斟酌。稿中的主要分歧在於要不要在“舉行”二字之前加上“隆重”二字,贊成者認為這是“規格”問題;否定者認為追悼大會本身就是隆重的,無需多說,最後未加。另一分歧是要不要說明追悼大會的地點“在天安門廣場”,贊成者認為《公告》是這麼說的,要一致起來,也說明規模之大;否定者認為已廣播幾十遍,大家都知道了,最後未加。播出的預告稿是:

同志們!

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將在明(今)天下午3點舉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從明(今)天下午2點50分開始,轉播追悼大會的實況。

預告在重點新聞節目《全國聯播》、《新聞報摘》中的次序如何安排?新聞的次序常表明其重要程度,把“預告”放在節目的第一條,不合適;放在節目的中間,字數太少,一聽而過,不易引起聽眾的注意;放在節目的最後,分量太輕,也不合適。究竟如何安排才好?絞盡腦汁想出一條妙計:放在節目內容提要的最後一條播出,去掉“同志們”三個字,改為“現在播送一件預告”,然後播出預告的全文,本文即是一條重要簡訊。但是,那時候的節目是視內容任意延長的,所以在提要的最後總有一句話,“大約需要多少分鐘”。顯然,預告之後緊接這句話不妥,容易被誤解為“預告”需要多少分鐘。為了區別開來,特意改為“這一節目大約需要多少分鐘”,可見設計之周密,用心之良苦。除了提要中播預告外,在節目的最後再播一遍,因為已“有言在先”,就不會因放在最後被指責為“規格有問題了”。

四、精心撰寫轉播稿,精心設計播音

一切都要精心。轉播的技術準備由廣播局技術機要處負責。機房設在天安門城樓前的西耳房,這是中央電臺天安門轉播和廣場、東西長安街擴音的常備專用機房。他們負責把現場實況準確安全地傳送到廣播大樓,然後發射出去;他們負責大會主席臺、天安門廣場和東西長安街的擴音。為此,他們白天黑夜連續幹。廣播大樓的錄音、傳送部分,由廣播局中控室負責。

中央電臺的任務是採訪追悼會的安排,撰寫轉播稿件,檢查線路暢通,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指揮轉播,設想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做出預案和應急措施,負責現場轉播的組織指揮。

這裡我只是談談撰寫稿件和設計播音,一斑窺豹。提前10分鐘轉播,按照正常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