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散了,街道上不斷有傳告到楊氏宅。
於是,在一名內謁者的前引下,一支儀仗隊擁著大唐宰相李林甫到來,隨李林甫同行的,是黃門侍郎陳希烈。
這兩位大臣,奉皇帝詔命,持節,擔任冊皇子妃的正副使。
楊玄璬依照內謁者的教導行禮,引入大廳。由司儀官唱贊,樂儀奏樂。之後,楊玉環被引出,自宰相李林甫手中接過皇帝的詔命冊,供在中堂。
接著,又是樂奏,儀禮官唱呼,楊玄璬謝恩。
為皇子冊妃的正副使走了!
留在楊家,尚有司典禮的人員,大廳上,除陳供皇帝的詔命冊之外,尚有聘禮——
大唐皇帝大詔命的全文如下:
“維開元二十三年,歲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若曰:於戲,樹屏崇化,必正壺闈,配德協規,允茲懿哲。爾河南府士曹參軍事楊玄璬長女、公輔之門,清白流慶,誕鍾粹美,含章秀出。固能徽範夙成,柔明自遠;修明內湛,淑問外昭。是以選極名家,儷茲藩國。式光典冊,俾黽謀。今遣使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李林甫、副使黃門侍郎陳希烈,持節冊爾為壽王妃。爾其弘宣婦道,無忘姆訓。率由孝敬,永固家邦。可不慎歟。”
這是大喜事,楊玉環在典禮完畢之後就入內拜母,再回自己的院子;楊玄璬和兒子楊鑑則在廳上照料和接待賓客。
他們父子,在喜悅中,但心情沉重——有女被選為皇子妃,當然是大喜事,但也會是一項大負擔,楊氏這一支,以前沒有被選婚皇家過,這一開始,對家族命運會導致變化,變好和變壞,在此時是很難預言的。
至於楊玉環,在內院中和堂妹花花悄語著——楊元琰的遺孀本來打算在初冬返蜀,因為侄女將有喜事,她只得留下,等春天再走。
楊花花曾經偷看今天的藩王妃的儀式,她也曉得玉環曾和壽王私見。此時,她佻巧地,甚至狡獪地探索自今天之後,兩人還會不會私見?玉環有戀愛的喜悅,但告誡小妹勿可輕洩。
//
………
《楊貴妃》第一卷(5)
………
皇家的婚禮是極為繁縟的,在“冊妃”之前,曾有五項節目: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徵;五、請期——不過,這五項節目只要選定吉日,手續卻很簡單。最誇張的一項是冊妃,其後,便是大婚了。大婚節目有七項儀節:一、親迎;二、同牢;三、妃朝見;四、婚會;五、婦人禮會;六、饗丈夫送者;七、饗婦人送者。
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在冊妃禮之前,經過三個多月的儀禮時間,至於大婚日期,要在過了年才能定出,估計婚期會在三月份的下半個月。
楊玄璬為女兒的婚事而張羅著,他請了在河東服官的次兄玄珪來洛陽協助,此外,他於受冊之後,立刻寫信稟告叔父楊志詮,並希望叔父能來主持侄孫女的婚禮——玄璬的父親志謙已故,伯父友諒也已故世,上一輩三兄弟,只有志詮一人活著。
開元二十四年的新春,楊家很熱鬧,有不少朝官,平時與楊玄璬並無深交的,也來拜年,宰相李林甫的春宴,亦邀了他——而最重要的是:歲首朝賀,楊玄璬以椒房之親而得以參與。
在非常忙迫中的楊玄璬,幾乎每隔一日要和女兒在書房中面對面談一次。
他談自己,但著重的是講自己的曾祖父楊汪。楊汪在隋末勳位極高,名氣也大,但楊玄璬和女兒談曾祖父,只重視楊汪曾做過國子監祭酒,隋煬帝曾命官員往聽楊汪講學。他又把曾祖父的手稿《左傳集解》給女兒看——在此之前,玉環只見過高祖著作的抄本。手稿,是傳家寶,她還是第一次看到,但她一些也不重視。她甚至討厭與父親不休地談家世。
她把父親召談看作受難。
此外,每隔三日,宮廷派一名女官來為她講解皇家的各種禮儀,有時,還要演習。
新春,她沒有玩樂的時間,忙裡偷閒,便和花花在房中練舞蹈——
正月十六日,宮廷宣佈她的婚期。
她很想念未婚夫,但沒有機會私見——只有在二月間,皇帝下詔,所有皇子都改換名字,壽王李清,改名為李瑁,諸皇子改名後,循例謝恩。這一天,武惠妃透過女兒咸宜公主,召見楊玉環,李瑁在母親那兒看到未婚妻。
之後,春暖花開日,楊玉環做了新娘,成了大唐皇子壽王李瑁的王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