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2 / 4)

小說:德川家康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種不公平也體現在船隻、水手、船伕、糧草的徵發等方面,只是眾人都怕秀吉,不敢說出口。秀吉的眾多側室當中,澱夫人和松丸夫人二人要隨行至名護屋,北政所則由大坂城移居聚樂第,留守京城。

表面上氣勢磅礴的大出徵,背地裡卻隱藏著種種動搖和不安。公卿及武將的不安和懷疑也頗深,《多聞院日記》中如此載道:“此事究竟會演變成怎樣?真是稀世之舉!”也有人認為:“唯願有生之年,能再度踏上故鄉土地。”

懷著這種想法出征的,也有最上義光這樣的武將。

秀吉於二十六出京城。

這一日,秀吉一早就穿戴整齊進了皇宮,向後陽成天皇奏出徵表,之後退出,馬上整裝,率領旗下三萬大軍,巳時自聚樂第出發。

這一日,朝廷為遠征將士送行,在四足門和唐門之間設棚,天皇和太上皇都等在這裡。

三千先鋒過後,是秀吉的本隊。最前邊為六十排印有金桐紋的大旗,並排在棚前,百官矚目。其次是號兵。接下來是馬隊,騎士們都著盔甲,帶三十把黃金大刀、盾五十、備用馬七十匹——馬全披著金馬鎧,遍覆錦繡。

其後,為騎著大馬的豐臣秀吉。秀吉佩黃金大刀,刀柄垂錦穗,左肩背重藤弓,以黃金裝飾駿馬,再加上大名鼎鼎的千成瓢簞金馬印,尤為耀眼,天皇似還不及他的威儀。秀吉來到天皇棚前,下馬,恭恭敬敬上了臺階。

問候過天皇后,秀吉便高聲稟報出徵情形。他由於眼疾不得不兩度延緩出征,自應動搖了信心才是。實際上,自從弟弟秀長故去,他便諸事不順。但為了掩飾這些痕跡,秀吉故意高聲大氣。棚裡的百官不用說,連離棚很遠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天皇聽完後,便賜了酒菜。結束了三獻之禮,秀吉下階,又登上太上皇的小屋。一切都依禮進行。秀吉在這裡也接受了三獻之禮,退下,騎馬前往嚮明神社前。

神社附近也擠滿看熱鬧的人,他們盛讚隊伍的豪華:“太閣大人究竟帶了多少黃金?”

“這種事怎會知道!”

“有人說,他此次徵集了所有課稅,這些黃金都是這麼來的吧?”

“不!黃金全是礦山挖掘出來的,因擔心挖盡了,便把山封了。”

“唉!黃金不能吃也不能穿,實在沒有道理封山。”

秀吉一臉嚴肅。可能是眼疾剛好,一閉上眼,就似慍怒。他到了嚮明神社前,下馬。隨後,召新關白秀次到社前,一本正經把馬印授予秀次。這意味著,天下之權暫且交給秀次了。但兵馬、賞罰、財政之權尚在秀吉手中,秀次不過一個傀儡罷了。

秀次僵硬而緊張地接過馬印。

“告訴你的,不得違背。”

“是!”

“好,我們在朝鮮或大明的都城相見!”

“遵命!”

隊伍一離開神社,就軍容整肅,朝山崎進發,當晚在攝津的茨木城過一夜,換下華麗的衣服,朝中國地區方向去了。豐臣秀吉“踏上唐土”的志向,終於開始從夢中走向現實……

第三十章 凶兆頻出

櫻花凋謝後,夏日近了。

由於豐臣秀吉出征,大政所便與好久未見的媳婦北政所住於一起。最近她頻頻來看望寧寧,二人一邊擔心秀吉的安危,一邊聊些閒話。

大政所憂慮重重:秀吉已年近花甲,為何還這般好戰?為何不在京城安安靜靜過口子?他會否在戰場上身遇不測?日本國和朝鮮究竟有多遠?大明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秀吉三月二十六離開京城,只過了十七日——四月十三,釜山已開始打仗。

前鋒小西行長和宗義智對鎮守釜山的鄭撥道:“請允許我們在釜山登陸,借道前往大明國。”

他們為了彌補對秀吉的歉意,如此和對方交涉,打算一旦遭拒,便立即展開攻擊。他們很是清楚,李王斷不會答應“帶路”,因此,直接自太浦進到兩勝浦、東萊、水軍營、梁山,直指京城。四月十七,小西行長等離開密陽時,加藤清正、鍋島直茂等的第二隊抵達釜山。十八日,黑田長政、大友義統等登陸安骨浦,朝金海城推進,戰事愈緊。此間,秀吉悠閒地於四月二十五抵達名護屋城。

每當外孫秀次前來稟報,大政所的憂慮之色就更加深。這個年已八旬的樸實女人,品嚐過太多戰爭苦難。她嘆息:“即使戰勝,也有傷亡啊。能勸阻他就好了。”

五月初二,軍隊佔領京城,李王逃向新又州,臨海君信、順和君琿二王子,逃向咸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