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部分(2 / 4)

小說:德川家康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求,令人將伏見城與大坂城內一切能引起夫人回憶的建築,全部移到寺院領內。”

勝重稱已安排妥當。

隨後,眾人一起用了便飯。飯畢,高臺院在板倉勝重陪同下回了三本木居處,家康方才令豐光寺承兌來見。

家康依然甚是在意高臺院的話,“和尚,你說說,若讓豐臣氏成為公卿第一,必有諸多障礙嗎?”與公家交往甚密的承兌卻含糊其辭,並未明確表達意見。但這對家康來說,已是足夠,“看來得重新考慮。”家康言罷,話題轉向了朝鮮來使孫文或與僧人惟政。

朝鮮見家康新政得以實施,遂試圖恢復邦交。若秀忠一行到來,讓朝鮮使節親眼見見那威風凜凜的軍隊盛況,他們絕不敢再生輕蔑之念。去年的豐國祭如此,今歲秀忠進京也是一樣,不僅是向日本大名,也是向天下諸國示威。

“承兌,待秀忠順利冊封為將軍後,我下一步便想從大名中選出些人,賜發遠航西洋的朱印狀,你以為如何?”

“貧僧甚是贊成。”在豐臣氏的問題上含糊其辭的承兌,此時卻毫不猶豫地答道,“若新將軍給世人的印象,乃是隻會在國內爭權奪利,好不容易得以實施的新政必會化為煙塵。頒發遠航西洋之朱印狀,真是非凡的見識,貧憎佩服之至。”

如今的豐光寺承兌,亦成了將軍府幕僚。發與巨賈的朱印狀都經他手,那些想要做生意的大名無不與之結交。家康故有此一問。

“若和尚你也贊成,那麼新將軍上任後,我會讓他馬上發出朱印狀。但不管怎麼說,大名都擁有武力,若有人因我處理不當而出兵干涉,便要壞事。首先把朱印狀發給誰合適?”

“貧僧以為,還是應先發給那些已熟知唐人與南蠻風俗的西國大名。”

“具體說說。”

“松浦、有馬、鍋島和五島等。”

家康有些奇怪,承兌列舉的這些人,早已私下行商賈之事。

將軍換代之時,必有權力更迭,其中隱藏種種危機,故,明確提出“向海外進發”的光明之路,讓眾人明白,交易乃支撐新政的臺柱,若世人能齊心一致,為此共同目標奮進,太平的根基便牢不可破。如此,家康一生也算功德圓滿了。防止大名紛爭,解決豐臣氏歸屬,海外交易……家康命承兌負責朝鮮使節的接待及朱印狀諸事後,便讓他去了。

還有兩事不能漏掉。其中一件乃是督促《吾妻鑑》的刻印。這是家康愛讀的書,記錄了鎌倉幕府的建立過程。另一件便是見一見藤原惺窩推薦的弟子林道春。推廣《吾妻鑑》乃是為了讓那些粗野的武將們知道,徵夷大將軍為何必須凌駕諸大名之上,它可說乃是一部關於治國方略的書。要見一見林道春,則是因為林道春乃是一位可以擔當推廣儒學重任的人才,家康想盡快透過注《朱子》以推廣儒學,以嚴格的倫理教化天下。沒有這些,他的退隱便顯得輕率。

論決斷,家康不如信長;論才智,家康不如秀吉。若不汲取二人之長,加以磨鍊,大業便會功敗垂成。

領得家康旨意,秀忠率十六萬大軍,雄姿英發,於慶長十年三月二十一進駐伏見城。

這比當年的醍醐賞花會壯觀得多。秀忠於三月二十九進宮面聖,家康亦於四月初七啟奏聖上,將將軍一職傳與秀忠。

然後,從伏見城進入二條城的德川家康,於四月初十進宮面聖,十二日舉豐臣秀賴為右大臣。四日之後,四月十六,德川秀忠接受將軍冊封……

第二十七章 大坂絕途

德川家康辭去將軍之職是為慶長十年四月十六。家康出生於天文十一年臘月二十六,算起來年已六十有二餘一百日。據傳秀吉出生於正月初一,若果真如此,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故去的他,在這世上歷六十二年兩百三十多日。兩廂一算,只差一百二十餘日。要趕在秀吉故去前的年紀讓出將軍職位,家康心裡到底怎樣想的?

之後,家康作為大御所,並未顯示出絲毫衰老跡象。但壽辰天定,誰人也無法預計,對於家康,此後可謂“餘生”。他要利用餘生,開始新政下的新生活。但這樣一個家康,身邊吹起的風會在世間捲起怎樣的旋渦呢?

人間總有勝有敗,亦有幸與不幸的輪迴。大河奔騰不息,細流也可能氾濫成災。首先掀起風浪的正是大坂,卻又不僅僅是大坂。號稱十六萬大軍的德川秀忠的隊伍進入尾張之後,便有百姓逃竄。對於尚未習慣太平盛世的他們來說,十六萬大軍必是要發起戰事。

箇中原因,既有失實的流言蜚語,也有足以引發事端的猜忌禍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