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不必要的,甚至是非常錯誤的。

過早的擔心,過多的擔心,結果可想而知,使不少散戶整天提心吊膽,追漲殺跌,動作變形,屢犯錯誤,以至於“賺了指數不賺錢”,千載難逢的牛市與自己“無緣”,不僅使自己成了牛市裡的一名“看客”,而且常常累得精疲力竭。

我在認真總結和反思過去10多年來常常因恐懼和貪婪而追漲殺跌的深刻教訓以後,2007年以來,一直採取滿倉持有的策略,減少操作,少做差價,雖然未能使收益最大化,但也分享到了牛市的快樂。總結起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在牛市裡面,一定要“把握趨勢,從容應對”,尤其是在5300多點的“高空”作業時,一定要做到鎮定自若。

怎樣在“高空作業”中做到鎮定自若?關鍵是要對大盤後市的走向作出自己的判斷,回答“上”還是“下”(長期趨勢而不是短期波動)。這裡所說的“判斷”,指的是你自己的判斷,即,要有自己的主見。對行情的發展趨勢要有自己的預期,不可輕信他人,人云亦云。

若認為行情遠沒有到此為止,今後行情總體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那麼對於持倉的,自然是繼續持倉,不做操作或減少操作,除非自己持有的品種漲幅已大,需要調倉的,除非自己的短線能力特別過人。對於持幣的,就是選擇建倉,並儘可能地做到“早、準、低、狠”。所謂“早”,就是建倉要早,越早越好,有錢就買;所謂“準”,就是品種選擇要對路,要選擇自己熟悉的、經過仔細研究過的、正在長期跟蹤的股票介入,對於這樣的股票越跌越買;所謂“低”,就是儘可能地選擇在低位介入,在大盤和個股調整的過程中介入,以降低持倉成本;所謂“狠”,就是一旦建倉時機到來,要儘量做到一次建倉完畢,等待別人“抬轎”,而不是隨著大盤的上漲而分批建倉,因為這樣做的成本會比一次性建倉大許多。

建倉完畢後,大盤有兩種可能——漲和跌。如大盤和個股出現上漲,就一路持有;如出現下跌,不但繼續持倉,且越跌越買(資金允許的話),因為你的判斷是“今後行情總體向上”。

相反,若認為行情已經到頭,今後的總體趨勢將反覆向下,那麼對於持幣的,就不再進場。對於持倉的,就選擇離場,並儘可能地做到“早、準、高、狠”。所謂“早”,就是離場要早,越早越好,有股就賣;所謂“準”,就是除個別確需保留的外,其餘統統“走人”;所謂“高”,就是儘可能地選擇在高位丟擲,在大盤和個股衝高的過程中賣出,越漲越賣;所謂“狠”,就是一旦賣出時機到來,要儘量做到一次“出貨”完畢,而不是隨著大盤的下跌而分批賣出,因為這樣做的效益會比一次性出貨低許多。

清倉完畢後,大盤同樣有兩種可能——漲和跌。如大盤和個股出現下跌,就繼續持幣,不動心,不介入,除非你認為調整已經結束可以做多了;如出現上漲,就不再“眼紅”,不再追漲,也不後悔,越漲越不追漲。因為你的判斷是“行情已經到頭,今後的總體趨勢將反覆向下”。選擇“下”的人特別需要記住的是,既然在大盤5300點的時候選擇了“下”,那麼就沒有理由當大盤在8000點、10000點、甚至更高的點位時再反過來選擇“上”而反手做多,因為到那時再選擇“上”的風險遠比今天選擇“上”的風險大得多。這就好比當初大盤在2000點、3000點的時候選擇“下”的人今天又反過來選擇了“上”一樣。

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怎麼做了:一是要儘快作出判斷,作出自己的回答,到底是“上”還是“下”;二是要按照自己的判斷行事,並嚴格堅守,切忌被所謂的訊息、專家、股評等所左右,而忘了自己當初的判斷,盲目地加入到了追漲殺跌者的行列,成為股市裡面這“多數”的輸家。

若能做到了這些,不僅可以使自己在“高空”作業中鎮定自若,成為股市裡這“少數”的贏家,而且還可以使炒股變得非常簡單而又輕鬆愉快!

(寫於2008年1月4日,原載於2009年6月27日《中國證券報》)〖HT〗

踏空後怎麼操作

踏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踏空後失去理智,追漲殺跌,錯上加錯。

在一輪大的熊市裡,股民最怕的莫過於重倉套牢、市值縮水。相反,在一輪大的牛市裡,最擔心的自然就是踏空了。而且,牛市踏空對股民的打擊程度,一點都不亞於熊市套牢。

大盤自跌至1664點後,至春節前這段時間,一直在2000點下方窄幅波動。此時,採取高拋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