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吸策略操作,的確是種不錯的選擇。雖指數起伏不大,但快進快出、操作得當,也能賺些小錢,至少比來回“坐電梯”要強許多。然而,春節過後,“老經驗”卻不靈了。尤其是最近,大盤和個股漲多跌少、一路逼空。勤快的股民每次“高拋”變成了“低丟”,要麼接不回來,越拋越空;要麼只能用更高的價格、更多的本錢,才能把它接回,不少人因此成了牛市裡的“踏空族”。

踏空後,投資者天天等大盤調整,時時盼個股下跌,然大盤和個股卻不聽“使喚”,等來的依然是漲停不斷、“井噴”不止。即使偶爾來個盤中震盪,也往往跌幅有限,且最終有驚無險,至尾盤時被強大的買盤迅速拉起,讓等待下跌的空頭“竹籃打水一場空”。

踏空和套牢一樣,非常折磨人、考驗人:踏空後怎麼操作?買不買、追不追?相信不少踏空者都常常為這樣的問題絞盡腦汁。筆者的體會是,踏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踏空後失去理智,追漲殺跌,錯上加錯。踏空後,正確的操作應該是以下幾點。

1�要先判斷踏空位置

在哪裡踏空,是低位踏空,還是高空踏空?要做到心中有數。大盤的點位,雖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但各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期望。有人認為6000點高了,也有人認為6000點不高;有人認為2000點到底了,也有人認為還會再跌。應該說,這些認知和判斷都不算錯,據此作出的操作也很難肯定一定就是誰對誰錯,只要堅守自己的判斷和操作“鐵律”,都有贏利的可能。正是因為有這些分歧,才會導致不同的踏空者踏空點位的截然不同。有人拋在了最低點,踏空點在1700以下;有人在反彈至2000點時清倉,踏空點在2000;也有人判斷2500是短期高點,因而全部賣出,踏空點自然就是2500,等等。

判斷踏空點是高還是低,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以往股市執行時所創下的高、低點來確定,比如五六千點算是較高的點位,一二千點應該是相對的低點;二是根據自己對後市的研判來確定,如果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包括資本市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認為總體向上的態勢不會改變,那麼目前2900多的點位自然就是低的;假如認為許多不確定因素仍未明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未消除,大盤和個股仍有很大的下跌空間,那麼目前的點位就是高的。因此,作為踏空者,在確定操作策略之前,首先要在自己的心裡對踏空點位的高低做到一清二楚。

2�要確定操作策略

踏空點位的高低確定後,就可制定相應的操作策略了。操作策略包括:

何時買?如果認為高了,則繼續輕倉,除非下跌至自己期望的點位和股價出現時再行買入,否則,越漲越不買入;如果認為低了,則分批買入。

買多少?一般情況下,既不要一次性滿倉買入,也不要一次性全部賣出,在相對低點,適當加重倉位,在一定高位,再減些倉位,做到進退自如、買賣得當。

〖JP+1〗怎麼買?踏空後,許多投資者容易心煩氣躁,“一漲”就擔心踏空,便匆忙追進,“一跌”便害怕套牢,又趕緊斬倉。尤其是行情在劇烈波動時,股民這種把當初的計劃忘得一乾二淨時表現出來的衝動、極端、情緒化做法,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的操作,嚴守“鐵律”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定要記住,不要在大盤和個股“衝鋒”時追漲,而是要在急跌、恐慌時撿拾。

買什麼?如果是在行情啟動之初,可以適當激進追龍頭,但假如大盤和個股已有可觀漲幅,市場已堆積了大量獲利籌碼時,就要小心,不再激進,穩字第一,可以買一些滯漲品種,寧可少賺些,也要把風險控制到最低程度。

何時買、買多少、怎麼買、買什麼,是踏空後操作策略的主要內容,一定要精心籌劃,嚴格執行。

3�要做好兩手準備

判斷好了點位,確定好了策略,並不等於操作起來就沒有了風險,就可以穩操勝券、高枕無憂了。相反,同樣要做好兩手準備,對機會和風險比進行正確的評估,制定跟進後的計劃,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措施。比如,跟進後,大盤和個股掉頭了怎麼辦,是止損、不動,還是逢低再補倉?比如,買入後,獲利了怎麼辦,是高拋低吸,還是長線持股。對此,都要有相應的思想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在操作和看盤過程中,做到處變不驚、忙而不亂、胸中有數、沉著應對。

身在股市,既會有套牢,也會有踏空,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每次都是買入後不套牢,賣出後不踏空。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