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性命。可是十根手指全都凍掉了。如今大盛魁龐大的事業就掌握在大掌櫃那一雙禿手之中:大河上下、長江南北、蒙古高原,到處都散佈著大盛魁的分莊、票號、錢莊、工廠和牧場,加起來有數十個之多,從總號掌櫃到分莊經理,夥計、工人、從業人員達八千之巨!所有這些,都由這雙禿手來指揮排程。大掌櫃兼任著二十八家通司商號的組織——歸化通司商會會長之職;同時大掌櫃還捐有候補道臺的閒職,只要是重要場合,將紅纓官帽一戴繡鳳朝服一穿,便可與掌管歸化道的胡道臺平起平坐稱兄道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掌櫃跺跺腳,整個歸化城都要為之顫動。
大掌櫃是對大盛魁有過特殊貢獻的人。早年間,大掌櫃是一個普通買客的時候,常年住在福建的武夷山專管為字號採買茶貨,那時候不但是大盛魁,整個歸化的通司商號的茶貨大都來源於福建和湖南。這兩地一處沿海一處在長江以南,距離歸化都是數千裡之遙。數字龐大的茶貨車轉船船倒駝,往往要輾轉數月才能運回歸化。其費時費力又費錢是可想而知的。大掌櫃常年奔波於這條茶路是深知其中的艱辛的。於是他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時時刻刻都在琢磨減少運茶路途糜費的良方。後來他在經常過往的湖北蒲圻縣、崇陽縣、羊樓洞、羊樓山一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那裡巒山重疊,樹木蒼鬱,雨水充沛,氣候溼潤,甚宜植茶,完全有條件開闢為一個新的產茶區。可是那一帶的農民從來就不曾種植過茶樹,對大掌櫃的計劃沒有認識,也不感興趣。為此大掌櫃在羊樓山紮下去,費了許多工夫說服了幾十戶農民進行試種。報請了總號同意,免費為這些新的茶農提供茶樹苗,答應一旦試種失敗賠償其全部損失,結果三年頭上大掌櫃的試驗就大獲成功了!自那以後蒲圻、崇陽和羊樓山開始有了茶樹,並且逐年增多。大掌櫃坐地組織茶樹的種植,指導茶農採摘和加工。成品茶貨盡數全由大盛魁收購,價格給得相當優惠。
如此這般,羊樓山一帶的種茶業就迅猛地發展起來,解決了大盛魁大部分的茶貨來源。隨之,歸化其他通司商號和別的地方的茶商也紛紛來羊樓山一帶採買茶葉。就地採買就地加工建立自己的茶葉加工廠,也是在大掌櫃的手裡完成的一件大事。大掌櫃坐鎮羊樓山指導農民種茶採茶加工茶葉,日子久了就發現有一些不能得心應手的地方,於是請示總號得到準允後就在距羊樓山不到兩百里的漢口建了一座茶葉加工廠。廠名大盛川,大掌櫃被任命為坐廠掌櫃。大盛川只生產一種規格的磚茶,大掌櫃設計一個“川”字的模具,待磚茶成型時用那模具壓一下,出來的成品磚茶上便出現一個凹進去的“川”字。凡是有“川”字的磚茶便是大盛魁的貨色,成了活的廣告,每日每時都在做著無聲的宣傳。大掌櫃在茶廠親自督工,選料精,加工細,“川”字磚茶外形也很美觀,名聲漸漸傳開,遂成為名牌產品。這“川”字磚茶出名到什麼程度呢?一百多年過去,遠的我不知道,近處的呼和浩特和包頭以及蒙古的廣大草原都有。迄今人們購買茶時仍是要那上邊的“川”字呢!說到這裡也不妨告知讀者,此刻我寫這小說時,在桌角上放的就是一杯由“川”字磚茶熬成的奶茶。
。 最好的txt下載網
5從學徒到掌櫃(3)
蒙古草原、西伯利亞氣候寒冷乾燥,一年四季蔬菜都非常少,人體所必需的某種營養唯賴磚茶這種燥化了的綠色植物。這些地方對茶的依賴甚至到了這種嚴重的程度,一日無茶便惶惶然不可終日,三日無茶則要出現頭痛、噁心、渾身乏力的症狀。茶葉成了他們生活中的第一必需品。這是茶葉之路所以興盛幾百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在蒙古高原,在寒冷的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在極寒冷的北冰洋沿岸,一直延伸到歐洲東部,這樣一個地域非常廣闊的地帶,居住在那裡的牧民、農民、獵民、漁民,是一個龐大的茶葉消費群體。發展到後來,磚茶這種具備著特殊穩定性的商品被賦予了貨幣的性質而流通起來。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俄國人,只要你給我磚茶就可以找到價值標準,進而以此為標準交換牲畜、皮毛、糧食等。研究貨幣的專家把它稱作為“磚茶貨幣”。大掌櫃在漢口建立的茶葉加工廠,使大盛魁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有效的經營方式,使之完善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自那以後大盛魁再未因茶葉貨源和加工的原因受過限制。這種一條龍的經營對市場的反應毫無疑問來得敏感和迅捷。相比歸化城的其他茶商,大盛魁的茶貨供應就要比別的字號來得既充足又及時,自然所得利潤倍增。為了表彰大掌櫃的功勞,字號在萬金賬上給他記了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