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所有參加救援行動的人員都懷著一種崇高的責任心和榮譽感,積極主動地投入抗震救險的行動,不但沒有絲毫怨言,而且人人奮勇爭先,不惜流血犧牲。因為大家都懂得,這是自己神聖的責任和義務。
員工的崗位責任心體現在技能精、作風硬、講誠信、肯奉獻,愛崗敬業,勤於鑽研,團結合作,敢打硬仗,不計得失。只要人在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後一分鐘。大量事實表明,員工有了崗位就是責任的價值觀,就會具備良好的職業理念,講求誠信,珍惜崗位,嚴守崗位紀律,能夠立足本職,以遠大的職業理想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與他人團結合作,共同承擔工作風險和工作壓力,具有長遠眼光和吃苦耐勞精神。
在一家企業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責任。每一個崗位責任人處在特定的責任崗位上,其基本的責任就是實現崗位責任的目標,這既是對崗位責任人的責任能力的衡量和考核,也是每一個崗位責任人需要具有的“職業責任精神”。“崗位責任”需要責任承擔人具有強烈的“責任角色意識”,因為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很多問題,譬如辦事拖拉、效率不高、執行不力等現象,都與崗位責任人缺乏責任角色意識有關。
請聽某企業的一次季度會議:
營銷部門的經理說:“最近銷售做得不好,我們有一定責任,但是最主要的責任不在我們,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好,所以我們很不好做,研發部門要認真總結。”
研發部門經理說:“我們最近推出的新產品是少,但是我們也有困難呀,我們的預算很少,就是少得可憐的預算,也被財務削減了!”
財務經理說:“是,我是削減了你們的預算,但這是因為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這時,採購經理跳起來:“我們的採購成本是上升了10%,為什麼,你們知道嗎?俄羅斯的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上升。”
這時營銷經理、研發經理、財務經理都好像如釋重負般地一起說:“哦,原來如此呀!這樣說,我們大家都沒有多少責任了。哈哈哈哈!”
但是公司老總很生氣,他說:“這樣說來,我只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任何對於崗位責任的推脫,不滿或抱怨,帶給企業組織的只能是破壞和無效——所有的不滿和抱怨,都應該在實現了自己的崗位責任目標後,以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的方式提出。假如不是這樣,而是以所謂的“大材小用”等藉口,拒絕承擔自己的崗位責任,那麼,這種“總能找到理由”的人對企業的破壞性是很大的。
一個人在企業裡工作,首先應該清楚你在做些什麼。一個人只有做好了分內的工作,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員工。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怎麼能讓他擔當更重要的責任呢?
學會認清崗位責任,是為了更好地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只有當你知道了自己能夠做什麼時,你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好。正如卡耐基所說:“認清自己能做些什麼,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責任。”
準確定位你的角色責任
人生需要經歷和充當許多不同的角色:為人孩童,為人兄妹,為人學生,為人同學,為人配偶,為人父母,為人同事,為人夥伴,為人下屬,為人上司,為人祖輩等。一個角色就意味著一份責任,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責任,人生就是角色,角色就是責任。做好每一個角色的標準其實就是完成該角色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對父母負責,對兄妹負責,對老師負責,對同學負責,對配偶負責,對孩子負責,對同事負責,對夥伴負責,對上司負責,對下屬負責,對兒孫負責等。
第二章 讓承擔責任成就 你的職場人生(4)
作為員工,要想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有什麼樣的工作責任,應該懂得準確定位自己在企業裡的位置和角色。整個企業就像一臺大機器,每個零件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你在整個機器上是一個什麼位置,自己應該清楚。只有清楚自己在整個企業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都應該做些什麼,負什麼樣的責任,然後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這才是為企業承擔了責任,才是真正把承擔責任作為一種職業習慣的好員工。
下面是一個關於角色責任定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住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裡面是應有盡有,珍貴的物品不計其數,僕人隨時在聽候他的差遣。這樣的生活,聽起來確實令許多人羨慕不已。
有一天,國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