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地跟著家康乾的,他當然不願看到正則這樣的猛將離開。長政受家康指使,對正則一頓遊說,稱家康如何忠心、三成如何假少主以令天下等等。正則始終猶豫不決,不置可否。
七月廿五,家康開始部署進攻會津的戰略方針。出人意料的是,家康在開場白中除了向眾大名宣佈三成等人密謀舉兵之事外,又道:“諸公如願投奔三成,家康決不阻攔,畢竟時事變幻無常,今日之友亦可能為明日之敵。他日,家康若得勢,亦絕不重翻舊帳。相反,家康還會感念諸公會兵之舉而厚報”。全場鴉雀無聲,誰也不說話,都互相觀望。真是欲擒故縱,家康太狡猾了。
正則終於忍不住了,站起來問家康是否真心忠於豐臣氏,家康厲聲回答:“家康忠心天地可見,決無半點改變”。二人目光相視良久,眾人也都盯著他倆,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既如此,正則以內府大人馬首是瞻”,聞聽此言,家康心中別提多高興了。領頭羊的作用真是不一般,其他大名也不顧家小被拘押這一事實,紛紛站起來表示願意跟家康幹到底。這時,好訊息傳來,伊達軍已於昨日攻佔了上杉氏的白石城,眾人聞聽皆鼓掌相慶。
下面的問題是:到底是繼續征討會津呢,還是折返關西?眾人異口同聲,稱三成乃始作俑者,倘若消滅上杉景勝再回關西,恐美濃、尾張早已落入三成之手,清洲城的十萬石軍糧也不保;更何況直江兼續久經沙場,實難對付,一旦在會津陷入苦戰,三成再趁機率軍北上,後果不堪設想。
家康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他當即作出戰略部署:伊達、最上兩家負責主攻會津,自己與秀忠留於小山本陣防備上杉軍和佐竹軍南下,這樣他也可以監視政宗,免得他倒戈,與上杉氏聯手(大戰在即,生死攸關,家康現在對誰都不放心);結城秀康駐守宇都宮;由松平忠吉擔任總大將,井伊直政擔任軍師,負責折返關西,對付西軍,其他各路大名一併跟進。
同時,他又請古田織部遊說義宣,並許諾:只要義宣支援自己,會津以後就姓佐竹了。義宣乃織部的茶道弟子,二人有師徒之情,家康希望能利用這層關係進行拉攏。可是,義宣與三成的關係非同一般,他不顧家臣反對,毅然決定繼續支援西軍。
當夜,真田信幸求見家康。信幸受封上野國沼田城兩萬七千石,他帶來一條訊息:其父真田昌幸和弟弟真田幸村撤離上田城,參加了西軍。原來,幸村是大谷吉繼的女婿,昌幸與三成又是連襟關係(他們分別娶了宇多賴忠的長女和次女),因此昌幸和幸村接受三成的邀請,準備投靠西軍。信幸乃本多忠勝的女婿,心裡自然向著德川氏,所以極力反對。經過半日的爭吵,最終還是不歡而散。原本為了保全家族的政治婚姻,卻導致了真田氏一分為二的結局。
廿六日,東軍以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為先陣,豐臣氏各大名率領部隊浩浩蕩蕩得殺向關西。在淺野幸長軍中,還有一份家康送予澱殿的大禮:她的小情人大野治長,目的當然是要拉攏澱殿,至少也要讓她保持中立。
此時,三奉行聯署的彈劾狀送到家康手中。家康見到此狀,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他並非害怕彈劾狀中列數的各條罪名,而是害怕隱藏在一張白紙背後的東西。他心想:為何三奉行會聯署彈劾狀呢?莫非他們得到了澱殿的許可?倘若真是這樣,說明三成把少主秀賴控制在手中,那麼正則、高虎等人必會響應,真是糟了。家康急忙派人追趕黑田長政,讓他馬上返回小山,有要事委託。
卻說,鳥居元忠所領的一千八百人死守伏見城,雖然城牆堅固異常,可怎能擋得住四萬大軍的猛攻。戰至廿六日,已有大半德川軍歿於陣中,松之丸、西之丸先後丟失。元忠及手下殘兵退守本丸,負隅頑抗,宇喜多秀家、島津義弘沒想到進攻伏見會如此棘手。
三十日,三成與三奉行到大坂城拜見澱殿與秀賴,請求澱殿賜予一筆軍費。可片桐且元又出面阻撓,他仍堅持原來的觀點,稱此乃家臣間的爭鬥,豐臣氏並未同意舉兵,因此這筆錢不能給。澱殿默不作聲,拉著秀賴退到後殿。三成氣得臉紅脖子粗,心中就是不服:我這麼賣命的維護豐臣天下,怎麼就得不到你們的認可呢?
八月初一,伏見城已是濃煙滾滾,烈焰翻騰。鳥居元忠與雜賀孫一戰在一處,元忠揮舞太刀左砍右劈,孫一則擺動長槍上刺下挑。元忠已連戰十餘日,體力不濟,被孫一一槍刺中胸膛,死於非命,松平家忠也歿於陣中。另有一說,元忠與三百餘名士兵困鬥,最終全部切腹自盡,由於人數太多,血水浸入地板之中久擦不盡。後來,伏見城被拆除(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