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經過熱心於中韓文化交流的崔在善教授介紹,我和徐萬民、王小甫、徐勇教授等東北亞研究所的同仁結識了金正吉先生。大家相聚在北大勺園,暢談中韓文化交流和東北亞的和平發展事業,頗有心心相印之感。於是,相約開展合作,推進中韓文化交流和東北亞研究,共同尋覓學術真諦。
但是,真正瞭解金正吉先生,還是在拜讀了他的著作《公務員並非官老爺》之後。這本著作是作者在出任韓國行政自治部部長期間的感知錄,內容豐富多彩,感受真實。這本著作從“不改革行政,只有死路一條”的論題談起,依次論說了“公務員並非官老爺”、“不正之風、無能、貪圖安逸的行政盲區”、“親切的態度勝過一切”、“‘次品率’為零的行政服務工廠”等論題。這些論題涉及公務員機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推行改革的理念、原則和麵臨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同時,分析了改革程序之所以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包括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應對問題時的心情;提出了公務員機構改革的前進方向和最終目標等。這些問題,都很重要,是任何國家在實行改革過程中都難以避免的問題。
或許是因為中韓兩國具有類似的官場傳統文化背景,行政改革面臨的問題也大同小異。在韓國官場出現的各種問題,在中國也經常遇得到。因此,在閱讀這本著作的過程中,在韓國圍繞公務員體制改革出現的各種現象,屢屢給人以似曾相識之感。這種跨國界的感覺,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本著作在中國出版的現實意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們借鑑外國經驗常說的話。那麼,就請在《公務員並非官老爺》中,尋找開卷有益的借鑑吧。
中韓兩國雖然隔海相望,但是真正的相互理解卻並非易事。韓國在軍人政權時期實現工業化,文官政府實行了政治*化,這些基本看法為中國一般讀者熟知。但是,對1997年以來韓國如何推行公務員體制改革,韓國的官民關係的現狀、網路平臺在國家行政過程中發揮了哪些作用、韓國高官的執政理念如何等問題,就未必耳熟能詳了。恰恰在這些方面,這本著作為中國讀者提供了大量鮮活的例證。正如作者所說,這一著作“直接引用了來自行政自治部網站()‘與部長對話’一欄目中的內容”,藉以瞭解“韓國普通國民和部分公務員對韓國行政部門的一些想法”和“行政部門真實狀況”。由於這本著作直接、真實、具體地展示韓國公務員體制改革的方方面面,讀之則必有所獲,這是開卷有益的另一個原因。
作者在釜山大學讀書時代,率先參加爭取政治*化的學生運動。從那時候起,始終不改初衷地堅持“國民立場”。在這本著作中,就是作者強調“站在一名國民的立場上”來觀察和真誠反省韓國行政部門現狀。作為行政自治部的最高長官,作者以極大的勇氣來“揭發自己組織內部的問題真相”。這種勇氣來自以民為本的從政理念,自然會得到韓國社會的理解與積極反響。可以預期,這本著作的中文版,也會在中國找到自己的知音,受到歡迎。
金正吉先生是中國的朋友,歷來熱心中韓文化交流,期待中韓合作、共創新世紀共同繁榮的新天地。在2008年首爾站的奧運火炬傳遞時,他作為韓國體育運動的總負責人,擔任第一棒火炬手。在中國的電視轉播中,金先生最先起跑的姿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我相信,透過這部著作,廣大中國讀者會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更加了解這位中國之友。
是為序。
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 宋成有
2009年5月16日於海淀藍旗營
自序
這本書描述的是本人在擔任行政自治部部長的六個月期間內,親眼目睹的在行政部門內部發生的一些真實情況。六個月的任期很短暫,所以,更為確切地說,這本書是站在一個國民的立場去描述我所觀察到的韓國行政部門現狀。
韓國的行政部門如今正處於巨大的變革當中。為了實現在二十一世紀成為一流國家這一目標,韓國政府在克服經濟危機的同時,力爭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加快改革的步伐。行政部門自然也處在改革的行列中。但是以往沿襲下來的追求太平、安於現狀、犬儒主義、貪汙*等錯誤慣例依然存在,阻礙著改革前進的步伐。
本書以“國民的視角”,儘可能地揭露出目前行政部門存在的諸多問題。另外,本書同時記錄了在推進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類事件和當時的心境、行政改革的具體方向及其他國家的改革事例等內容。
而且,本書在許多地方直接引用了來自行政自治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