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大選時,全國人民都認為胡佛應該下臺了。

*黨這次終於有能人了,小羅斯福1920年競選失利之後,得了脊髓灰質炎也就是常說的小兒麻痺,一下子成了殘疾人,從政壇上消失了。他轉入幕後,幫史密斯當選為紐約州長。1928年大選時,史密斯成為*黨總統候選人,希望羅斯福能接州長的班,羅斯福就這樣重返政壇,從1929年開始擔任紐約州長。

前幾次*黨大選失利,羅斯福並沒有參加黨內初選,1932年出來競選,讓連敗了三次的*黨人有了希望,從一開始羅斯福就大幅度領先。但是史密斯賊心不死,依舊獲得不小的支援,使得羅斯福無法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如果投票輪數一多,很可能又出現以前那種僵局,然後只能隨便找一個人出線。羅斯福的競選經理趕緊到處做交易,在麥克阿杜的支援下,終於獲得了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支援。

共和黨則完全被胡佛控制,推舉他競選連任,寄希望於大蕭條已經過去了,可惜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

在過去兩年中,胡佛一再宣告,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結果一次又一次被人嘲笑,這次說什麼也沒人信了。在競選中,胡佛宣稱,羅斯福的政策會讓經濟更糟。可是選民心說你已經搞成這樣了,能比你糟哪裡去呀?加上選民想起來老羅斯福的好日子來了,也不知道這倆姓羅斯福的究竟什麼關係,很多人覺得是父子,小羅斯福也不否認,為了當總統,權當多個爸爸,反正老羅斯福也跟他岳父差不多。

這一次大選,*黨橫掃美國,在48個州中贏了42個州,選民票也以比大幅度領先,作為在任總統,胡佛的18%的差距創下了記錄。

*黨不僅贏得了總統,也贏得了國會,這場勝利結束了共和黨時代。從林肯上臺起,72年中,共和黨把持總統56年,除了撿便宜的約翰遜外,真正靠競選上臺的*黨總統只有克里夫蘭和威爾遜,這之後36年,*黨佔據總統28年,連續把持國會20年,直到1968年大選才又開始了共和黨佔主導的年代。

胡佛下臺後回到加州,沒什麼事,便天天和老婆開車兜風。其後兩次大選他都參加初選。二戰開始後,他和多數美國人一樣希望保持中立,珍珠港事件後開始主戰。1949年紐約州長提名他進參議院,被他謝絕了。1964年90歲時去世。

羅斯福上臺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讓美國走出蕭條。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不破不立(1)

美國總統的歷史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運氣,這個運氣就是當選的時機。例如胡佛如果在平常年代,也許是一位不錯的總統,可是從來沒見過的大蕭條被他趕上了。上臺之後大蕭條開始,在位四年蕭條得越來越厲害,等他一下臺,蕭條觸底,經濟開始回升了,運氣可以說糟透了。

相比之下,羅斯福的運氣好多了。上臺那天,經濟開始有復甦的跡象,雖然他的新政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但很大程度上,走出大蕭條一來靠的是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二來靠的是世界其他地方打仗,從中國抗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讓美國靠發戰爭財而恢復了元氣。

經過這幾十年的沉淪,*黨和共和黨主客倒置:共和黨在臺上的時候久,越來成為富人黨,代表資本家的利益;*黨在臺下的時間長,自然就愛談為窮人撐腰。在南方,雙方都支援三K黨。但在北方,共和黨支援反天主教的三K黨,結果天主教徒們就支援*黨,開始在北方大城市紮根。羅斯福上臺後推行新政,增加社會福利,使得黑人對*黨的支援率越來越高。此外由於*黨越來越自由化,猶太人倒向*黨,這樣的政治格局一直持續到現在。

羅斯福在州長競選時,一度仰仗坦慕尼俱樂部的力量,但他從心裡是反坦慕尼的。坦慕尼俱樂部被伯爾建立後,從1800年大選開始成為一架巨大的政治機器,一百多年來一直操縱紐約的政壇,在紐約州甚至全美政壇都有經久不衰的影響。

坦慕尼俱樂部是跨黨派的,但由於*黨一直在紐約佔優勢,坦慕尼俱樂部偏向*黨。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坦慕尼俱樂部是一個政治怪獸,是紐約的一個毒瘤,人們對它深惡痛絕,但又無可奈何。很多政治家也以粉碎坦慕尼俱樂部為己任,比如兩次出任總統的克里夫蘭,掌權時一直打擊坦慕尼俱樂部。雖然一度壓倒它,但用不了多久肯定死灰復燃。在紐約州內,也有很強的反坦慕尼俱樂部的政治力量,因為坦慕尼俱樂部盤踞在紐約,紐約州府奧伯尼的政治家們也希望它早日滅亡。

但是,伯爾建立的怪獸就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