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文哥兒很給面子地吃光了,飯後他又被抱回自己的專屬長榻上,在趙氏的看護下時而扶著矮几努力站起來走幾步,時而滿榻爬來爬去。
算是日常鍛鍊兼消食了。
沒滿一週歲的小孩一天一個樣,隨著掌握的基礎技能逐漸增加,文哥兒一點都不覺得無聊了,每天都能換著花樣練習。
到庭院裡的葉子全黃了,他已經能自己挪動著翻下塌去,搖搖晃晃地走到門口看外頭的世界。
在小孩子的視野裡,門檻得費老大的勁才能跨過去,庭院裡的樹木也高大得很。他每天在院子裡搖搖擺擺地走上一圈,感覺胸腔裡都填滿了深秋涼爽的空氣,那小模樣看起來非常快樂。
這時奶孃領著個五六歲的男孩兒過來了,她家兩個兒子,小的和文哥兒差不多大,大的就是這小孩兒了。
她有些侷促地領著長子過來給文哥兒介紹:“文哥兒,這是金生,快六歲了。”奶孃性情柔順,這會兒更是分外小心,“以後金生來陪你玩好不好?”
金生站在奶孃背後,有些緊張地扯了扯自己的衣角。
哪怕他娘說王狀元家的人都很和氣,他還是有些擔心,怕自己不僅不能留下來,還會連累母親。
他父親敦厚老實,是家裡的老大,一家人都齊心協力供二叔讀書,都指望著二叔能夠出人頭地。
當初他娘到王家來當奶孃也是二嬸的主意,說王狀元家正在找人,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狀元郎,到他們家做事說不準能給他們家沾上點才氣,叫他二叔能順利中舉!
最近文哥兒會走了,該找個年紀差不多的玩伴跟著了,二嬸又提出讓堂弟過來試試。他娘氣不過,當時就說先帶他來看看王家滿不滿意。
那還是他娘第一次在家裡發脾氣。
他不想讓娘失望。
金生頓時把背脊挺直了,主動開口向文哥兒打招呼:“小官人,我、我是金生,我力氣很大,會割肥肥草,會放牛,會燒火,我什麼都肯幹,什麼都能學。”
文哥兒:?
明朝因為朱元璋姓朱,老百姓一度給豬起了許多別稱,有的流傳開了,有的沒流傳開,“肥肥”就是其一。
這稱呼挺符合老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