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反義詞吧?
是的。孔子說:“作為君子,既要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又要用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不會背離正道了。”
他總是擔心人們背離正道。
一個人如果太博學了,什麼都知道,就容易浮誇,就可能像無軌電車一樣,沒有方向,所以孔子要求有所約束;另一方面,孔子又特別強調做人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禮”……
相對來說,博比較容易做到,約比較難。
是啊,約之以禮,牽涉到做人了……
。 想看書來
雍也第六 6。27
子zǐ見jiàn南Nán子zǐ,子Zǐ路lù不bú說yuè
○悅。夫fū子zǐ矢shǐ之zhī曰yuē:“予yú所suǒ否fǒu者zhě,天tiān厭yàn之zhī!天tiān厭yàn之zhī!”
南子是誰?
是個美女……衛靈公的夫人,衛靈公很迷她的,她也把持著衛國很大的權力。
當時孔子在衛國吧?
對。那個衛靈公,人雖然比較昏庸,但對孔子還不錯,經常向他請教一些問題;南子也久聞孔子大名,所以提出來想見見孔子。
見就見吧。
可你不知道這個南子的來歷——她本是宋國人,和宋國那個美男子宋朝曾經有那麼點私情,嫁到衛國後,還是和宋朝往來密切,把個宮廷搞得雞飛狗跳,衛靈公對此也沒辦法,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百姓們則在背後議論紛紛……
唷,那孔子去見她,會不會壞了他自己的名聲?
看來孔子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的,最後,還是決定去了。
沒出什麼事吧?
你擔心什麼。據說他們相見,彼此還是很有禮節的。問題是孔子的這趟行動,看來沒和學生打招呼。其他人知道也就算了,子路是個直性子,他懷疑孔子做了什麼不恰當的事,
所以給他臉色看了……
這子路也多事。
你看這裡的記載:孔子見了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孔子就賭咒發誓說:“我假如有不好的行為,老天厭棄我!老天厭棄我!”矢:就是誓。所:假若的意思。
想不到孔子也有這個時候。
雍也第六 6。28
子zǐ曰yuē:“中zhōnɡ庸yōnɡ之zhī為wéi德dé也yě,其qí至zhì矣yǐ乎hū!民mín鮮xiǎn久jiǔ矣yǐ。”
●[小知識·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種倫理思想和道德標準。中,即中正、不偏不倚;庸,即平常、不變。中庸之道,指對待人事的一種不偏不倚、既不激進又不保守的態度和準則。
中庸,聽人說起過這個詞,但不明白意思。
歷來有很多解釋。舉個例子
吧,我們學過孔子對《關雎》這首詩的評價……
就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是啊。“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