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教女兒學論語 作者:低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雍也第六 6。23

子zǐ曰yuē:“齊Qí一yí變biàn,至zhì於yú魯Lǔ;魯Lǔ一yí變biàn,至zhì於yú道dào。”

齊是齊國,魯是魯國……

是的,就是現在的山東一帶。兩個國家的文化猶如性格相對的兄弟。周朝建國後,周公的後代被封在魯國,幫助武王統一天下的姜太公的後代被封在了齊國;魯國民風淳樸,禮樂制度發達;齊國的民風急功近利,經濟和軍事比較發達。

嗯,齊國講究智,魯國講究仁;齊國活躍,魯國安靜,齊國像水,魯國像山……

你這是現學現賣啊。

那孔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覺得,一個國家有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如果再變革一下,加上禮樂制度,就更完美了;在此基礎上,如果再有所前進,就可達到他所說的“先王之道”了。

看來孔子還是喜歡魯國。

他是一個看重文化的人。不過,後來齊國還是比魯國強大。

“仁”雖然好,還是不如“智”管用。

看你從哪個角度說了,魯國滅亡得早,但孔子的學說,卻影響了中國兩千年……

嗯,可以說是“仁者壽”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雍也第六 6。24

子zǐ曰yuē:“觚ɡū不bù觚ɡū,觚ɡū哉zāi!觚ɡū哉zāi!”

觚是什麼?

是一種盛酒的器皿,也是一種禮器。正宗的觚,腹部和足部有四條稜角。孔子看到的觚,已經沒有稜角了,所以他感嘆說:“觚不像個觚,這還叫觚嗎!這還叫觚嗎!”

名不副實了,是嗎?

是啊,孔子最看重這個了。所以當他拿起這個不正宗的禮器,就禁不住的大搖其頭,唉,周朝的禮儀制度,竟然被廢棄到這個程度,可嘆啊,可嘆啊。

他是個很保守的人。

是的,他不主張激烈的變革……

雍也第六 6。25

宰Zǎi我wǒ問wèn曰yuē:“仁rén者zhě,雖suī告ɡào之zhī曰yuē:‘井jǐnɡ有yǒu仁rén焉yān。’其qí從cónɡ之zhī也yě?”子zǐ曰yuē:“何hé為wéi其qí然rán也yě?君jūn子zǐ可kě逝shì也yě,不bù可kě陷xiàn也yě;可kě欺qī也yě,不bù可kě罔wǎnɡ也yě。”

就是那個“晝寢”的宰我?

正是。他問孔子:“一個仁者,如果有人告訴他說:‘有個人掉到井裡了’,他會跟著跳下去救人嗎?”這裡“井有仁焉”的“仁”,同“人”。

一個有點邪門的問題……

這是宰我的特點,問的問題經常出人意料。

可他問這個問題,出於什麼想法呢?

你不是一直在說,仁者看上去都有點傻麼——宰我也一直在懷疑,所以就問了孔子這樣一個尖刻的問題:如果有人欺騙仁者,仁者會上當嗎?

這個宰我,看來對老師的主張也有不同意見——孔子怎麼回答他呢?

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被人叫過去,但不會被陷害入井;可以被欺騙,但不會被愚弄。”逝:去、往的意思。罔:糊塗、迷惑。

孔子的意思是……

他是說,君子可能被一時矇騙,但最終不可能傻傻的被愚弄。

是因為君子太老實了,所以才容易上當?

常言道“君子可欺以方”,也就是說,仁人君子為人正直,壞人很容易利用這一點欺騙他們……

君子是有點傻的,相對來說,小人就比較精……

那你覺得還是做小人好囉?

[相關詞語]

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營救落井的人。語出“井有人焉,其從之也”。後比喻做好事的方法愚蠢,既不能幫助別人又害了自己。

欺罔——語出“可欺也,不可罔也”。後泛指欺騙矇蔽。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雍也第六 6。26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博bó學xué於yú文wén,約yuē之zhī以yǐ禮lǐ,亦yì可kě以yǐ弗fú畔pàn

○叛矣yǐ夫fú!”

這裡講到“博”和“約”兩個字,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