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教女兒學論語 作者:低訴

例子,舉得也太誇張了吧……不過應該也是事實。

有一句成語叫“因材施教”知道嗎?

聽老師說起過。

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孔子他老人家認識到,人的天資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據他們的特點,提供不同的教材,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怪不得孔子對學生們的性格、特長、優點、缺點那麼瞭解……

古話說“路逢俠客須呈劍,不是才人莫獻詩”,一樣的道理——當然這沒有看不起人的意思。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雍也第六 6。21

樊Fán遲chí問wèn知zhì

○智。子zǐ曰yuē:“務wù民mín之zhī義yì,敬jìnɡ鬼ɡuǐ神shén而ér遠yuǎn之zhī,可kě謂wèi知zhì○智矣yǐ。”問wèn仁rén。曰yuē:“仁rén者zhě先xiān難nán而ér後hòu獲huò,可kě謂wèi仁rén矣yǐ。”

樊遲我知道,為孔子駕車的。

為孔子駕車的學生多了,又不止他一個——不過既然說他駕車,我們暫且就這樣設想:那天,孔子從國君或大夫家回來,在馬車上,樊遲問孔子:“怎樣才叫聰明?”孔子答道:“盡力去做百姓認為合適的事,敬畏鬼神但不必太接近它,就是聰明瞭。”義:合適、正當之意。

我們一般理解的聰明,就是腦子反應快、點子多。

孔子說的聰明,是叫人不要耍小聰明。比如國家碰到什麼問題了,那個國君或大夫首先想到的不是好好安排人民生活,而是祈禱鬼神保佑,這就不聰明瞭。

不要去想捷徑,要做實事——孔子理解的“聰明”,其實就是老老實實。

樊遲又問:“怎樣才叫仁?”孔子說:“仁者,困難的事考慮在前,收穫的事考慮在後,就可稱得上仁了。”

這“先難後獲”和“先人後己”,是差不多的意思嗎?

嗯,意思有一點小差異,不過都屬於“仁者”的行為——你發現沒有,不管是“智”還是“仁”,孔子都沒有從“聰明”的角度解釋。

嗯,都有點傻傻的。

大概因為當時的人,都喜歡耍小聰明罷。

那句“敬而遠之”的成語,原來是講孔子對鬼神的態度……

後來的意思稍微有些不同了,泛指表面上尊敬對方,實際上不願與之親近。

[造句]

敬而遠之——老師推薦了一大堆經典作品,好多看不懂,只能對它們敬而遠之。

先難後獲——既然當了小幹部,就不能太計較個人的得失,而應該有先難後獲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 想看書來

雍也第六 6。22

子zǐ曰yuē:“知zhì

○智者zhě樂yào水shuǐ,仁rén者zhě樂yào山shān。知zhì

○智者zhě動dònɡ,仁rén者zhě靜jìnɡ。知zhì

○智者zhě樂lè,仁rén者zhě壽shòu。”

孔子帶著學生遊山玩水去了?

你怎麼知道?

你看這裡,又是山,又是水,好像玩得還挺快樂……

正好,我問你,山和水有什麼區別?

山是不動的,水是動的……山是往上長的,水是向下流的……

哦,還有呢?

嗯——山的形狀是固定的,水的形狀不固定,算不算?

算啊。孔子的意思是,智者就像水,仁者就像山。他說:“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活躍,仁者安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講得很好玩……

山有固定的形狀,比較安靜,就像仁者有自己的原則,比較堅定,不會動搖。智者善於根據不同的情況變通,就像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在一個瓶子裡,就成為瓶子的形狀,在一個碗裡,就是碗的形狀,適應性比較強……

所以水給人的感覺比較聰明,山給人的感覺比較穩重。

你是喜歡水,還是喜歡山?

當然喜歡水,水比較活潑、比較開心嘛!

那人家叫

你怎樣你就怎樣了?

好像也不對哦,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吧。

[相關詞語]

仁壽——語出“仁者壽”,指有仁德的人長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