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導致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成本急劇加大,甚至嚴重虧損。
誰在試圖炸燬中國價格的“三峽大壩”(1)
在關於貿易順差和人民幣升值的爭論中,除了理論上需要明辨是非外,更需要深入辨別各方人士的價值立場。
誠然,不能指望辯論者都真實地披露自己代言的國家和利益集團,一則,確有人真誠地信仰某種學說,而並不認為自己為某個國家或利益集團代言;二來,也肯定有那些明知自己是某種利益的代言者,但為了替本方博取最大化利益,進而為自己贏得更豐厚的佣金,而故意打著為中國、為社會公眾的旗號,以圖混淆視聽,渾水摸魚。
對於這種錯綜複雜的亂局,試圖辨別每個參與者的真實立場似乎是徒勞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客觀的利害分析法,去評估不同的匯率政策對不同國別、不同利益集團的利弊得失,進而得出對中國的影響,並以之作為決策的參考。
筆者前文曾述,由於傳統地緣的鴻溝、政治壁壘和不同的經濟模式,東方與西方世界形成了兩個落差極大的價格體系。西方高價格體系猶如三峽大壩的上游之水,中國的低價格體系猶如大壩下游之水,而隨著世界製造能力向中國的轉移,中國與世界兩個價格體系開始接軌。
目前,圍繞貿易順差與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論戰,實質上是不同國家、不同利益集團在激烈爭奪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輿論控制權,以圖影響決策層和社會公眾的判斷,進而間接地爭取人民幣匯率政策的主導權,即當下中國與美國的兩個價格體系如何進一步接軌。此刻,中國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