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根森結婚,育有三名子女。
賴伊於1911年加入挪威工黨青年組織。1919~1922年,他擔任工黨秘書的助理,1922~1935年擔任挪威工會聯合會的法律顧問,1926年擔任工黨全國執行秘書。1935~1939年,在約翰·尼高斯沃爾所組成的工黨政府中,賴伊擔任司法大臣,繼而在1939年7~9月擔任貿易和工業大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擔任供應和航運大臣。在最後一個職位上,他擬訂臨時措施,在1940年德軍入侵後,為同盟國保全了挪威艦隊。同年6月,挪威政府決定從海外繼續作戰,他於是動身前往英國。1940年12月,他擔任代理外交大臣,1941年2月又被任命為挪威外交大臣。1936年,賴伊當選為挪威議會議員,1945年連選連任。1945年6月12日,賴伊參加的政府集體辭職;他被任命為當時接管政府的臨時聯合內閣的外交大臣;1945年10月賴伊在新的工黨政府中再任外交大臣。
1945年4月,賴伊率領挪威代表團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並擔任第三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負責起草憲章中關於安全理事會的規定。1946年1月,他又擔任挪威出席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代表團團長。
1946年2月1日,賴伊當選為聯合國第一任秘書長。他於1946年2月2日大會第22次會議上正式就職。1950年11月1日,大會決定請賴伊留任,自1951年2月1日起,延長三年。1952年11月,賴伊請辭聯合國秘書長的職務,後留任到1953年4月。
賴伊離開聯合國後,先後奉派擔任下列職位:奧斯陸和阿克斯胡斯兩郡郡長,挪威能源委員會主席。1958年大會決議請挪威奧洛夫國王尋找一個基礎,以便衣索比亞和義大利著手解決涉及義大利前殖民地索馬利亞的邊界爭端。1959年,奧洛夫國王指派賴伊為調解人。
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
達格·哈馬舍爾德(瑞典)——以身殉職的秘書長(任職時間 1953年4月10日~1961年9月18日)
達格·亞爾馬·昂內·卡爾·哈馬舍爾德自1953年4月10日起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直到1961年9月18日他在剛果從事和平任務時飛機失事殉難。他是到目前為止惟一一位殉職的聯合國秘書長。
他在1905年7月29日出生於瑞典中南方的榮徹平,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首相亞馬爾·哈馬舍爾德和他的夫人昂內斯(本家姓阿爾姆奎斯特)的第四個兒子,生長在大學城烏普薩拉,該城是他的父親擔任烏普蘭省省長時的駐地。哈馬舍爾德18歲中學畢業,進入烏干達普薩拉大學,主修法國文學史、社會哲學和政治經濟,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獲文學士學位。其後三年,他在原校攻讀經濟學,23歲獲經濟學的哲學學士學位。之後他又繼續攻讀兩年,在1930年獲得法學士學位。接著,哈馬舍爾德遷居斯德哥爾摩,擔任政府的一個失業問題委員會的秘書(1930~1934)。同時,他撰寫經濟學博士論文,題目是《 商業週期的分佈 》。1933年,他獲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學位,受聘為該校政治經濟學助理教授。
在擔任瑞典國家銀行秘書一年之後,31歲的哈馬舍爾德被任命為財政部常任國務秘書,並於1941~1948年同時兼任國家銀行董事長。董事會的六名董事由議會任命,董事長則由政府任命。這是第一次一人同時擔任該銀行董事長和財政部國務秘書兩職。
1945年初,他被任命為內閣財政和經濟問題顧問,除其他事項外,負責安排並協調政府對戰時和戰後所引起的各種經濟問題的個別規劃。這幾年中,哈馬舍爾德在制定瑞典的財政政策方面擔任重要角色。他帶頭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和英國——進行一系列的貿易和金融談判。
附錄三 歷任聯合國秘書長小傳(2)
1947年,他被派到外交部去擔任國管秘書,負責一切經濟問題。1949年,他被任命為外交部秘書長,1951年入閣擔任不管部大臣。實際上,他擔任副外交大臣,專門處理經濟問題和各種密切經濟合作計劃。
1947年建立馬歇爾計劃的機制時,他是出席巴黎會議的代表之一。他擔任瑞典出席1948年巴黎歐洲經濟合作會議首席代表。有幾年他擔任歐洲經濟合作會議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0年,他擔任瑞典出席UNISCAN代表團團長,該機構成立的目的是促進英國與北歐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他還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