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政府主持的經濟研究所的諮詢委員會委員(1937~1948)。1951~1952年,他擔任瑞典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常會代表團副團長,1952~1953年擔任瑞典出席大會第七屆會議代表團代理團長。
哈馬舍爾德雖然曾在社會民主黨內閣中任職,但始終未曾加入任何政黨,以政壇獨立人士自居。1954年12月20日,他被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他當選後接替了父親以前在科學院中的席位。
1953年4月7日,大會根據安全理事會的推薦一致任命哈馬舍爾德為聯合國秘書長。1957年,他再次被一致推選連任,任期五年。
哈馬舍爾德在秘書長任內,在聯合國努力防止戰爭和實現憲章其他宗旨方面,為聯合國履行許多職務。在中東,這些職務包括:不斷進行外交活動,支援《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停戰協定 》,並促進該地區更良好、更和平的狀況;1956年組成聯合國緊急部隊及擔任部隊後來的管理工作;1957年清理蘇伊士運河並協助和平解決蘇伊士運河的爭端;1958年組成並管理聯合國黎巴嫩觀察組,並在約旦設立秘書長特別代表辦事處。
他也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聯合國秘書長。他於1954年12月30日至1955年1月13日訪問北京。哈馬舍爾德還到過非洲、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和中東的許多國家,不是為了執行特殊任務,就是為了進一步認識各會員國的官員和各個領域的問題。其中有一次旅程,從1959年12月18日至1960年1月31日,秘書長訪問了非洲21個國家和地區。他後來把這次旅程形容作“以研究和了解情況為目的的一次純粹專業旅行”,在旅程中,他說他“對今日非洲在政治方面的每種重要見解幾乎都作了一次剖析”。
1960年稍後,剛果共和國總統約瑟夫·卡薩…武布和總理帕特里斯·盧蒙巴在7月12日發出一封電報,要求“緊急派遣”聯合國軍事援助團到剛果,秘書長遂在7月13日一次夜間會議上向安全理事會講話,請安理會對這項要求採取“極其迅速的”行動。繼安全理事會採取行動後,成立聯合國駐剛果部隊,秘書長本人也因聯合國在當地的行動而再度前往剛果。到剛果去的頭兩次出差是在1960年7月和8月。繼而在翌年1月,秘書長另一次出差去南非聯邦處理該國的種族問題,中途在剛果停留。第四次到剛果出差是9月12日開始,因飛機失事殉難而中止。
至於其他方面的工作,哈馬舍爾德負責於1955年和1958年在日內瓦組織第一次和第二次聯合國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並負責定於1962年舉行的聯合國應用科學技術以利較不發達地區會議的規劃。
他曾獲英國的牛津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等十多所大學的榮譽學位。
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
吳丹(緬甸)——“學位之王”(任職時間 1961年11月3日~1971年12月31日)
吳丹於1961~1971年任聯合國秘書長。他是在達格·哈馬舍爾德秘書長於1961年9月墜機殉難後被推選為這個世界組織的首長的。
吳丹於1909年1月22日出生於緬甸的班達諾,在班達諾的國立中學和仰光的大學學院受教育。吳丹在進入外交界之前,曾經擔任教育和新聞方面的工作。他擔任過母校班達諾國立中學的高中教員,並於獲得英語—本地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第一名之後,在1931年升任校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他曾任緬甸教科書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的委員及中小學校長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此外,他還是一名很活躍的自由採訪記者。1942年,吳丹擔任了幾個月的緬甸教育改組委員會秘書。翌年,他回國立中學再擔任了四年校長。
附錄三 歷任聯合國秘書長小傳(3)
1947年,吳丹被任命為緬甸政府的新聞局長,次年被任命為緬甸政府新聞部秘書。1953年,吳丹在總理辦公室擔任負責專案的秘書,1955年任緬甸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奉命承擔更多的職務。
吳丹被任命為聯合國代表秘書長時,正擔任緬甸大使銜常駐聯合國代表(1957~1961)。在那段時間,他率領緬甸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各屆會議,並在1959年擔任大會第十四屆會議一名副主席。1961年,吳丹任聯合國剛果和解委員會主席和聯合國資本發展基金委員會主席。
在從事外交工作期間,吳丹曾經幾次擔任緬甸總理的顧問。
吳丹從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