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世家,是韓國三星集團會長###熙的姐夫,除掌管韓國三大報業集團之一的中央日報集團,還兼任世界報業協會主席。他風度翩翩,外交能力強,人脈廣泛,韓國政府為此特地安排洪錫鉉擔任駐美大使。

但洪錫鉉在擔任大使期間,國內爆出他此前曾涉嫌政治獻金醜聞,迫使他於2005年7月辭去大使職務。韓國政府不得不另覓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最終選中了潘基文。2005年7月,洪錫炫被捲入“三星案”後,潘基文才臨時受命。此前,韓國外交部人士透露:“潘外長並未表示要參選秘書長。”面對突來的任務,潘基文淡然地表示:“我將以謙虛的心態對待被推薦為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

韓國朝野各黨就潘基文外長宣佈參選下任聯合國秘書長一致表示“這是有利於國家的事”,表現出超黨派支援。朝野認為,如果韓國人能首次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不僅能提高韓國的國際地位,且有利於解決朝核問題等朝鮮半島和平問題。

而潘基文也開始了他的競選活動。2月14日,潘基文在宣佈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務後表示,如果當選秘書長,他將為儘快解決朝核問題發揮積極作用,“為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

在5月底前往聯合國總部為競選拉票期間,他發表題為《 如何恢復聯合國活力 》的演講,就聯合國改革發表看法,認為目前聯合國各成員國之間在推進聯合國改革方面存在明顯的政治分歧。他希望能作為“協調者”,以他的政治經驗來彌合分歧。

潘基文說:“(聯合國)改革勢頭必須保持,但改革方向應該更加靈活。秘書長需要更大靈活性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但秘書長也應該被賦予更大的責任。”

潘基文認為,聯合國在管理上,應該突出秘書長在聯合國的首席行政長官地位,具體事務應透過秘書處下達執行。作為秘書長,最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各國的政治願望。

潘基文指出,鑑於現狀,新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應推動聯合國“解決現有日程上的成百個問題”,而不是“尋找要征服的新戰場”。

他認為,恐怖主義是當前世界安全的“最大挑戰”,聯合國應重點打擊恐怖主義,致力於解決和平、發展、人權和安全問題。

按照要求,秘書長應該會說英語和法語。英語對潘基文不在話下,但法語有些小問題。潘基文說:“我年輕時當外交官,法語講得非常好,但現在不那麼流暢了。”為了競選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惡補法語,在百忙之中每週要強化學習法語四個小時。按照法國媒體的說法,潘基文法語水平雖然依然“hesitant”(“猶豫地”),但是精神可嘉。

角逐聯合國秘書長(4)

儘管潘基文在為爭得聯合國秘書長一職而努力遊說和學習,但輿論並不看好他。遲至2006年2月,潘基文才正式宣佈角逐秘書長職位,比很多對手慢了幾拍。而在此後8個月的所有演說中,潘氏雖然把焦點放在聯合國的改革之上,但卻刻意避開了任何有可能引起爭議的話題。這種毫無聲勢和特色的“表演”,根本就不能引起媒體和外交官們的重視。

潘基文為人謙遜,言辭溫和,舉止低調,毫無個性鋒芒。這使得那些慣看世事風雲的西方輿論,乃至久經政治沙場的國際政客們,都對他不予看好,甚至予以輕視。很多西方輿論認為這樣一位舉止謙卑、言辭輕柔的人物,一定沒有能力和魄力領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機構。

潘基文的競選還面臨著其他障礙。

本來,按照各大洲輪流當選的慣例,本次聯合國秘書長理應由亞洲選出,然而美國政府卻“耐人尋味地”提出聯合國秘書長人選的選擇首先要看“能力和資歷,不能拘泥於地域性”,美國實際上是不同意下任秘書長從亞洲產生,想打破在秘書長選擇上不成文的地區輪換慣例。美國中意的人選是來自東歐的波蘭前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以及來自北歐的候選人。但這個意見提出後遭到了聯合國其他成員國代表一致的反對。聯合國內部的地區劃分中,從來沒有把東歐、北歐抑或中歐單獨列出來;討論國際事務時,這些地區都統一在歐洲部分,所以這個提法很荒謬。

當時,英國和美國一樣,要求秘書長的選擇不拘於亞洲範圍,法國沒有表態,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明確支援亞洲國家的候選人,這得到非洲53個國家的支援,接著很多拉美國家也支援亞洲,後來不結盟國家也表態支援。在這種形勢下,美國開始考慮是否要堅持原來的立場。這也導致了美國的表態來得很晚。到9月份,潘基文和盧武鉉到美國訪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