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時,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情節,布什對韓國所有的來賓都講“你好”,惟獨見了潘基文說“祝你好運”。這其實就是在暗示,美國也表示贊成。

但在亞洲產生新任秘書長基本成定局時,美國仍然在背後搞名堂。美國推出了拉脫維亞的女總統弗賴貝加。而安南當時也推波助瀾,安南訪問非洲和歐洲時,在回答他對聯合國新秘書長人選的態度時,他首次表示他的接班人應當是一位女性,理由是聯合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位女秘書長。儘管他作為即將缷任的秘書長說這種話是不合適的。

一切,似乎都對潘基文角逐聯合國秘書長不利。但後來的情況,卻讓那些不看好潘基文的人大跌眼鏡。潘基文在競選秘書長的路上,一路順風順水!

按照 《 聯合國憲章 》 第97條規定:“秘書長應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委派之。”這就是說,秘書長的產生在程式上分兩步:首先是安理會的推薦,然後大會任命。秘書長職位的候選人必須得到安理會和大會兩者的支援才能當選。

除上述《 憲章 》 原則性的規定外,還有聯合國大會1946年1月24日透過的第11號決議作了具體規定,主要內容有:

(1)大會應以秘密會議方式討論(秘書長)提名與任命問題,安理會應儘可能向大會推薦一名候選人,以避免在會上就提名問題進行辯論;

(2)無論安理會或大會投票均應採用秘密投票;

(3)確定首任秘書長任期為5年,期滿時可連任5年。關於以後各屆秘書長的任期,由大會和安理會根據未來秘書長之經歷決定;

(4)根據《 憲章 》 第18條和第27條的規定,秘書長應由安理會7個理事國之可決票(自1965年安理會理事國增加到15個後,可決票數也相應改為9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提名,經大會以到會及投票的會員國多數表決任命之,除非大會自行決定需要三分之二多數。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關於遴選秘書長的許多具體細節是上述檔案無法規定的,只是在實踐中根據上述檔案和各方之間的諒解,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習慣做法。例如,安理會在推舉秘書長時不但以秘密方式進行,而且由主席當場開票,確定人選後,緊接著就透過向大會推薦人選及其任期的決議,大會一般根據安理會的推薦透過有關決議。但是,如有兩個以上候選人,安理會一般應先進行所謂“摸底投票”,獲9票以上且無常任理事國的反對,得票多者才獲正式候選人資格。

角逐聯合國秘書長(5)

所謂“摸底投票”,就是在有兩個以上候選人的情況下,為考慮安理會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候選人的處境,安理會不會貿然舉行正式投票。安理會成員首先要了解各個候選人可能獲得的支援率和有無常任理事國的反對票,只有把兩者綜合起來才能判定候選人當選的可能性。有時這種非正式的投票需要不止一次地舉行。1981年秘書長換屆任命時有兩位參選人,一位是已擔任了兩任秘書長的奧地利人瓦爾德海姆,他想謀求再次連任;另一位是時任坦尚尼亞外長的薩利姆。美國支援前者,中國支援後者,中美分別對對方支援的人選各自投了16次否決票,這種就是“摸底投票”。這種投票雖然不是正式投票,沒有法律效力,但對於安理會了解各方意圖以進行決策是關鍵性的,並對正式投票具有決定性影響。

2006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首次對競爭秘書長一職的候選人們進行摸底投票。9月中旬和下旬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摸底投票。

在這三輪意向投票中,潘基文始終領先。

第一輪:12票贊成、1票反對、2票棄權。

第二輪:14票贊成、1票反對。

第三輪:13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

三輪得票均超過了確保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必需的9張贊成票。

在連續贏得三輪非意向性投票後,潘基文成為現任秘書長安南的接班人似乎大局已定。因此韓國媒體在報道這一訊息時,普遍對潘基文感到樂觀。

但也有讓韓國人擔心之處,韓國媒體注意到,從第一輪預選開始,在投給潘基文的15張選票中,始終有一張反對票。按聯合國章程,只要5大常任理事國中有一個國家投反對票,候選人就失去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資格。前三輪投票中,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非常任理事國使用同樣的白色選票,因此,韓國媒體很難確定,那張始終伴隨潘基文的反對票到底來自哪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