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放進去對韓由用刑,這跟他親自用刑有何區別?”李素狠狠瞪了他一眼。
王直興奮之色不由一滯,接著洩氣地道:“那還能怎麼辦?”
李素摸著下巴思索半晌,緩緩道:“辦法倒是有一個……”
“什麼辦法?”
李素一本正經道:“很簡單,買通守大牢的差役,悄無聲息混進大牢裡,給韓由身上綁滿震天雷,然後逼供,敢不招認幕後主使,讓他原地爆炸……”
王直呆滯:“啊?”
“換個法子也行,震天雷綁你身上,站在韓由面前,敢不招認你就自爆,把他嚇尿,說不定他就招了……”
“…………”
看著王直一副三觀不僅受損而且受傷的表情,李素幽幽嘆了口氣,很顯然,王直此刻的智商莫名其妙拉高了,對李素出的餿主意似乎並不大認同。
******************************************************************
這樁案子發展到現在,韓由的口供很重要,一旦能把韓由的嘴撬開,很多關鍵性的疑團都能瞬間解開,包括躲藏在幕後的主使人。
沒人比李素更急著拿到韓由的口供,這與許家和李家目前面臨的危機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李家是當事人之一,當長安城的流言蜚語沸沸揚揚,將李家置於風暴中心時,為了避嫌,李素不得不主動放棄參與此案的資格,所以韓由不開口,李素也沒辦法去大牢裡逼問,只能選擇每日閉門謝客。
目前而言,韓由是此案唯一開啟的一個小缺口,這個缺口很重要,認識到這一點人有很多,朝堂裡的君臣個個都是久經風浪的老狐狸,一眼便看得分明,老狐狸們看清楚了,那個躲在幕後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韓由若是開了口,幕後之人勢必會被挖出來,此案已上達天聽,無論是誰在指使,都躲不過李世民的滔天怒火。
然而奇怪的是,韓由入獄已三天了,按說這個階段幕後的指使人應該慌亂了才是,畢竟韓由隨時有可能把他供出來,那個幕後之人但凡智商比王直高一點的話,此時應該有所行動了才是,殺人滅口也好,銷燬證據也好,或是直接出手施壓也好,然而刑部卻仍舊風平浪靜,不泛一絲波瀾。
李素感到有些不妙,到了這個時候,那人還沒出手,只有兩個可能,一是他掌握了某種方法,所以篤定韓由就算被千刀萬剮也不敢開口,二是……韓由還只是下線,根本沒有觸及到這個幕後的核心,所以人家不怕他招供什麼,因為韓由知道的東西根本沒有價值。
第一個可能還好,李素擔心的是第二個可能,堂堂刑部侍郎,正五品官員,刑部的二把手,這種人如果還不曾觸碰到核心的話,這個隱藏在暗處的團伙勢力該是多麼強大無敵。
滿腹擔憂,毫無進展之時,太極宮傳來了訊息。
吐蕃大相祿東贊車駕已至長安。
李素該揮舞著小手絹兒下樓接客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
夏日炎炎的烈陽下,長安城外灞橋邊,徐徐行來一隊人馬。
隊伍的穿著有點怪異,皆著式樣古怪奇特的長袍,袍色花花綠綠,腰無束帶,頭戴翹角皮帽,就連他們騎的馬,骨骼也非常精奇,竟比中原的馬兒矮小得多,瘦瘦矮矮彷彿不堪重負似的,魁梧的大漢騎著它,雙腳幾乎可以沾地而行。
隊伍很浩蕩,大約千餘人左右,有男有女,甚至還有僧人,隊伍裡除了人和馬,還有數十輛大車,車上滿滿載著東西,隊伍的末端,數十名大漢揮舞著鞭子,驅趕著近千頭羊,一時間馬叫羊嘶,好不熱鬧。
這樣一支怪異的隊伍,踏著關中飛揚的塵土,緩緩行到了長安城外。
隊伍正中,為首的一人大約三十多歲,穿著很華麗的長袍,帽子上鑲嵌著一串串珠玉,身上的佩飾多如繁星,從古玉到金器銀飾,可謂琳琅滿目,隨著馬背的上下顛簸,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像一個移動的五金雜貨鋪。
穿得雖然怪異,但其人卻相貌不凡,說是不凡,實在是因為此人長得偏醜陋,膚色黝黑,兩頰顴骨高高隆起,還帶著兩團高原紅,鼻如鷹嘴,眉若掃帚,嘴如臘腸,組合起來的整體畫面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唯獨一雙眼睛,看似親切和善,然而卻不時閃過精光。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吐蕃大相,祿東贊。
祿東贊在吐蕃的名氣不小,如果按史書上的說法,祿東贊可以算是吐蕃的中興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