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擔當,在這些可貴的人性幾近崩塌時,這座城把它們拉回來了。
無法想象,當初自己若逃走一去不回,今日的自己,該是怎樣的心情?
漫長的行路,無聊而枯燥,回時卻與來時不一樣,有過一同面對生死的血戰經歷,隊伍裡的氣氛熱烈了許多,每個人帶著輕鬆的笑容,並騎走在一起,暢想著回到長安後的生活。
隊伍裡很多人回去後,確定會卸甲歸田,有的因為年紀,有的因為殘疾。
此刻大家暢想的,是歸田後的安逸生活,朝廷賜一二十畝良田,攢下幾年的辛苦錢買一頭耕牛,蓋一棟不大不小剛夠一家人生活的房子,最後再娶一個不漂亮卻賢惠的婆姨……
人心的**,其實並不大,有一種境界叫剛好夠了,懂得這種境界的人,要麼從生死邊緣蹚過無數回,看淡了世情貧富的老人,要麼是天性無慾無爭的平凡人,然而,許多高高在上的權貴卻不懂,擁有的東西越多,越不懂什麼叫“剛好夠了”。
隊伍裡的討論聲很熱烈,說到未來不用刀口舔血的平凡日子,老兵們紛紛笑開了顏,就連那些殘疾的將士,眼中也露出了期待憧憬,他們殘了,但並沒有廢掉,只要日子有奔頭,缺只胳膊少條腿,日子還是一樣能過得充實。
李素靜靜聽著老兵們的高聲談笑,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其實,他們所談論的東西,也是他期待的,甚至於,他在老兵們身上學到了更多。
一聲高亢清亮的嗓音,很突兀地從人群裡綻開,聲音如利箭刺破蒼穹,直透雲霄。
“山尖尖兒上那個槐槐兒高,窩窩兒裡那個婆姨俏……”
原汁原味的中原秦腔,沙啞的嗓子透出一股深深的滄桑和不羈味道,聽得李素情不自禁扭頭望去。
方老五騎著駱駝跟在蔣權身後,仍是一臉老相,一臉憨厚,耷拉著肩膀像個耕了一天地累壞了的老農,可嘴裡發出的嘹亮秦腔的每一個字元音節,都像一個個活潑的精靈在半空中跳舞。
李素笑著朝方老五招了招手,方老五嘿嘿一笑,抬袖很不講究地抹了一把鼻子,腳下踢了駱駝的腹部幾下,很快與李素並騎而行。
“方火長,玉門關裡,內人多虧有你才保得周全,回長安後,李家必有重謝。”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
李素認識方老五是在程處默田仁會領軍馳援西州以後。
在這之前,方老五隻是右武衛騎營裡一個不起眼的火長,一個扔在人群裡泛不起半點浪花的尋常老兵,這樣的老兵在騎營裡比比皆是。
方老五貌不出眾,甚至可以說有點醜陋,年紀已五十歲,按說戰陣經驗已十分老練,卻仍只當了個火長,像一個昏昏噩噩在軍營裡混日子的老兵油子。換了以前的李素,無論如何也不會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平凡得沒有任何出彩的老兵。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老兵,在緊要關頭卻豁出了性命,勇敢地往前踏出了一步,像只不自量力的老牛,將柔弱的許明珠護在身後,毫不猶豫地將她肩上的重擔卸下來,扛在自己的肩上,也正因為有了方老五的挺身而出,玉門關內,許明珠挾持田仁會才能毫髮無傷,全身而退。
不誇張的說,方老五是許明珠的恩人,也是李家的恩人。
當初援軍城外破敵之後,許明珠將事情娓娓道出,李素特意去大營內,向方老五行了謝禮,並很執著地從蔣權那裡將方老五要了過來,當作自己的親衛。
親衛是主將最信任的人,能夠毫無懷疑地託付以家小性命,反過來說,親衛也是主將的死士,任何時候都會毫不猶豫為主將擋刀擋箭的人,不僅要有豐富的廝殺搏擊經驗,還要有一顆忠貞無二的忠心,這樣的人不容易找,找到了,就是自己的第二條命。
李素的運氣不錯,從許明珠的敘述裡。他知道方老五是一個值得託付生死的人,這樣的人一定要留住,哪怕他年紀大了,體力弱了,仍是未來李家的一面屏障。
“回長安後,直接來太平村。李家在村東頭有三十畝良田,全送你了,再給你配兩頭耕牛,蓋一間大房子,想娶婆姨了,李家給你出聘禮,沒有子女,李家給你養老送終,過日子不稱手不稱心。想要什麼儘管跟李家開口。”李素向方老五做出了承諾。
方老五有些受寵若驚,咧嘴笑道:“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