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的壓力,
內心中的“理智”與“情緒”不停地交戰,
然而,他選擇了──
“縮小自己、放大別人”,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蒙受其利”!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九日,中央政府撤退來臺時,政府官員紛紛搶搭飛機逃向臺灣。當時,從成都起飛的最後一班飛機上,擠滿了政府要員和黨政大老:大家都攜家帶眷,並將所有能帶走的家產,全部塞進飛機裡。
“不能再擠了!太重了,飛機起重會有危險的!”飛機駕駛大聲警告,因那些黨政要員把大包小包的家產、黃金,全部往機艙裡硬塞。後來,勉強將重要官員都送上了飛機,也發動引擎,準備要起飛。但是,此時一輛車子急駛過來,停在停機坪上,車上下來一個重要人物──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
張大千先生匆忙地飛車趕到,欲搭上飛機。但是駕駛員皺著眉頭,說:“已經起重了,不能再上了!”面對張大千先生這種“國寶級”的大師,能夠不讓他上飛機嗎?最後駕駛員只好很不情願地說:“好吧,那就勉強再擠一位吧!”
“可是……我車上帶了七十八幅敦煌臨繪壁畫,也要一起運送到臺灣啊!”張大千先生說。“不行!不行!已經起重了,如果再加上那麼重的國畫,飛機一定會出事!機上有這麼多的黨國大老和政府官員,這種責任我擔待不起,我不能冒險!”駕駛員堅決地拒絕張大千運送大批國畫。
引擎已經發動、飛機即將起飛,但卻臨時發生這種“兩難”的局面,怎麼辦?此時,在旁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杭立武先生,告訴工作人員:把他已經送上飛機的“三大件行李”包括衣物、書籍、寶物、古董……全部卸下飛機。
然後,杭立武走近張大千身旁,對他說:“張先生,您一向是我最尊敬的國畫大師,現在,我把我私人的三件行李全部卸下,其中還包括我一生的積蓄二十幾兩黃金,讓您所有的敦煌臨繪壁畫都能送上飛機:但是,我希望您答應我一個條件……”“什麼條件?”“我希望您保證,在抵達臺灣後,把這些敦煌臨繪壁畫,全部捐獻給國家,捐給故宮博物院!好不好?”杭立武先生說。
張大千先生想了一下,點點頭說:“好!”也當場寫了張名片為證。於是,張大千先生和大批國畫,以及杭立武先生,都一起擠上最後一班飛機,航向未知的臺灣小島!最後,飛機上所有的人,都安全瓶達臺灣。
我常在想,如果我是杭立武先生,我願意將自己一生的積蓄、家產和黃金,全部卸下飛機丟棄,而換來張大千先生的國畫嗎?在當時“人人逃難”的慌亂時代中,我捨得下那些屬於我的寶貴東西嗎?杭立武先生這種“冷靜、沉著”、又“無私無我”的大無畏精神,豈不是“情緒智慧”的最佳表現?且讓我們晚輩,對杭立武先生“大忠、大智、大勇”的偉大情操,以及張大千先生“慨然捐贈”、“大公無私”的精神,致上最深摯的敬意。
《補記》
中共方面曾提出臺灣“罪不可赦”的“四大戰犯”名單,除了蔣介石、陳誠兩位前正副總統外,還包括了“俞鴻鈞”和“杭立武”。為什麼呢?因為俞鴻鈞先生擔任中央銀行總裁,他將國庫的絕大部份“黃金條塊”,分批地運送到臺灣,充實了當時臺灣“空虛”的國庫!
而杭立武先生呢?因為他也將大陸故宮博物院的千年文物、國寶、無價古董……分批運送到臺灣,使臺灣擁有全世界傲人的瑰麗文化遺產!
(本文故事由鄭貞銘教授提供,謹此致謝!)
《靜心一得》
人在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時,都會感受到“抉擇”的壓力,畢竟“魚與熊掌都想兼得”並不容易:在只能“取其一”的限制下,內心中的“理智與“情緒”不停的交戰,如同杭立武先生一般。最後,杭先生選擇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他“寧公而貧”,然而內心卻是“不私而富”,充滿無限喜悅啊!
因此,“EQ高手”能夠謙卑地“縮小自己、放大別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蒙受其利”:他們放棄在碧藍天空下“享受陽光”,卻在寒冷的夜裡,勇敢地燃起火炬,給予人們明亮的道路,走向黎明。
聖誕夜,東德人越界逃亡……
*冷靜、沉著,做最適當的判斷
時間一分一砂地過去,
逃亡者射在白雪上,
鮮血不斷地流著,十分痛苦、難熬;
但他也不能出聲喊痛,怕驚動東德守軍。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