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久不衰的故事中。
那個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廣告。
重點:第一句話中呈現出一幅畫面,語言鮮明簡潔,
卻能清楚地傳達資訊,讓最愚鈍的人也能聽明白。
拿任何一個比喻來說,不管是哪個比喻—你都會發現它可以為廣告書中記載的所有的準則作示範。都是在第一句話中呈現出一幅畫面,語言鮮明簡潔,卻能清楚的傳達資訊,讓最愚鈍的人也能聽明白。
10個童女去迎接新郎
一個引人注意的圖畫和一個引人注意的標題。接下來講的故事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
其中有5個是愚鈍的,5個是聰明的。
愚鈍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
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
新郎遲延的時候,他們都打盹睡著了。
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去迎接他。
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
愚鈍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
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
無人知曉之人(9)
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
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
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請一個出名的畫家為此作一個插圖,用最先進的照排機進行排版。然後把它藏在有上百頁厚的雜誌裡—它能不脫穎而出嗎?它能不抓住那些極為隨意的人的注意力,從而仔細的閱讀嗎?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一隻丟失的羊發生的事
你們中間誰有100只羊,失去1只,不把這99只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起歡喜吧。”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99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如果給你們這個艱鉅的任務,讓你們去向全世界宣傳,上帝對哪怕是一個生命也會付出極大的關懷—無論這個生命是多麼的任性固執,犯了多麼大的錯誤—你們怎麼能傳達出比這個故事更能讓人記憶深刻的資訊呢?然而它又是那麼簡潔,那麼真實,那麼精妙,那麼幹脆而直接。本傑明·富蘭克林在他的自傳中—那也是第一個美國式的“成功故事”—講述了他是如何尋求有效的表達方式的。他先讀一篇某個英語大師的文章,然後把書放到一邊,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文章的內容。比較原文和自己的複述,就能發現哪個地方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哪個地方廢話太多,或者哪個地方沒能直達主題。每個廣告人都應該用同樣的方式研究耶穌的那些比喻,用那裡面的語言訓練自己,學習構成它們強大力量的四個主要因素:
重點:像所有好廣告一樣,這些比喻都不可思議的精煉。
1.首先,像所有好廣告一樣,他們都不可思議的精煉。
查爾斯·A·達納給紐約太陽報的一個新記者指派了一個任務,讓他把他的文章縮減到一個專欄內。記者抗議說文章太長了,無法壓縮到那麼小的篇幅。
“去找一本聖經,讀讀創世紀的第一章,”達納說,“你就會驚奇的發現,整個世界的創造故事用不到600個字就表達清楚了。”
許多雜誌編輯辦公室都有這樣的公理:編輯幾乎可以對任何文章的引言進行刪節,而不會影響它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即使是有經驗的作家也總是無法避免犯這樣的錯誤:在他還沒有切入正題之前就已經寫了一大堆廢話了。寫廣告的人則不得不進行更多的壓縮,然而他們也常常為浪費字眼而感到羞愧。有時候你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讀,才能真正明白廣告人的意圖。耶穌從沒有引言,他只要用一句簡單的話就能抓住你的注意力,接著用三四句話來講故事,再說一兩句就能讓人徹底明白了。當需要一個新門徒時,他只說“跟從我”。當他試圖解釋最深奧的哲學秘密—上帝的個性和性格—他說:“國王辦了一桌酒席,請了許多客人。上帝就是那個國王,你們就是那些客人。天國是快樂的地方—像人們享用的筵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