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吳不僅干涉江浙問題及湖南問題,對川對閩亦然:他的“巡閱使”範圍無形中擴大到全國。過去他採取“捨己從人”的態度,恢復法統以求“和平統一”,乃事與願違,使他不知不覺地拾起了段的“武力統一”政策。他抱著“選以賄成而憲非賄成”的主觀見解,忽視了時代性,忽視了“狗口裡長不出象牙來”的淺近譬喻,實誤於“偏”之一字,而“偏”字乃古往今來若干賢豪之士的同一陷阱。

十三年(1924)五月王承斌因師長被奪(以王維城繼)放了第一炮——以辭職為武器,響應之者有馮、齊等。論者謂:“直系以外有三角同盟,直系以內亦有三角同盟,後者以同盟罷工為逼曹去吳之酷腕。”曹慰留愈堅,他們辭得愈起勁,曹氣得大呼“要走大家一起走!”有人向曹建議,不妨召集一次團結內部的直系會議,曹覺得不成話,欲把樓房一層層地高築上去——以吳為七省經略使、馮為察熱綏三特區巡閱使、王為直魯豫巡閱使,因江浙之戰而止。

曹是著名“好好先生”,為兩面敷衍計,以東南問題責成齊,東北問題責成吳,彼此各不相犯。不久以浙盧收編臧(致平)楊(化昭)兩部為導線,寧方進兵黃渡,吳命李濟臣(豫省長兼吳之參謀長)調解無效,九月三日兩軍開始接觸,盧組織浙滬聯軍,發表江電討曹而不及吳。七日北廷下令討盧。此後兩軍為濠塹之戰,戰局逐日無變化。十七日孫傳芳軍已越仙霞嶺,浙江警務處長夏超態度不明,浙軍第一師長潘國綱、第二師長張載揚(兼省長)作戰不力,是日盧以“浙人還浙”為名移駐淞滬,以夏超代理浙江省長。十月十三日盧與何豐林下野東渡,北廷任孫為浙督兼浙閩巡閱使。(盧失敗之前,雷峰塔忽倒,因此迷信家傳出許多神話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次直奉之役(1)

奉張與浙盧相約同舉兵討直。江城戰事發動後,奉軍亦分五路入關,其將領為姜登選、李景林、張宗昌、張學良、郭松齡等。奉張自上次失利後,鑑於老兵老將之無用,起用少壯派訓練新兵,刻刻以復仇為念。這次起兵除宗昌、景林為客籍將領外,餘均為奉軍之少壯派。

宗昌自綏芬河一役以“盲目戰爭”僥倖獲勝後隊伍已擴充到萬人。奉張的排外思想牢不可破,始終不想重用他,僅予以綏寧鎮守使虛銜,不給他的餉械。宗昌是久在關外謀生的山東人,這路人都懂得幾句咭哩咕嚕的俄國話。那時白俄謝米諾夫殘部退到綏芬河來,宗昌和他辦交涉,勸他繳械,願負個人安全之責,這一來宗昌平白添了步槍五六千支。他的軍餉不外乎濫發軍用票,紙頭上蓋著鎮守使官印,填上五元、十元數目,宗昌一輩子做事就是渾蛋,他的江山是從做渾蛋的作風打下來的。關外山東人很多,老鄉照顧老鄉,所以他發行軍用票不知有多少,他的亂糟糟的隊伍擴充到不知有多少,這就是老粗“白手成家”的一套本領。

奉張始終看不上這個漫無條理的破落戶。他重視新派人才,想把所有雜軍次第解散,先調宗昌部移防奉東輝南縣一帶,令與李景林部隔著一道蛤蜢河演習秋操,自己親臨觀陣。奉張的意思是讓李部戰勝了宗昌部,然後以宗昌部不能作戰為由解除其武裝。不料演習時宗昌部亂糟糟地渡了河,李部節節後退,奉張不禁為之愕然:“這個破落戶打仗倒是很不錯的樣子。咱們正在用人之際,也許他能夠擊敗步伍謹嚴的正規軍。”他臨時變了卦,委景林宗昌為奉軍一二兩軍軍長,佈防山海關之線。

奉張把宗昌擺在前線還是抱著勝則功歸己有,敗則犧牲別人的心理,不料宗昌倒因此成了先入關的要角了。並且吳的部下大多數都是山東人,吳敗走天津後,老鄉不打老鄉,吳部紛紛投入宗昌旗幟下,因此奉系下造成了直魯系的新興勢力。這麼說,宗昌並非奉天嫡系,不過借屍還魂,而奉張保宗昌及褚玉璞為直魯督辦亦為調虎離山之計。

這些都是後話。且說奉軍發動後,曹連打十萬火急、百萬火急、限即刻到電報召吳入京。吳亦知直系諸將之離心離德,舊將不可用而新兵未練成,派到關外的“第五縱隊”羽毛尚未豐滿,軍需、軍糧無準備,禍是別人闖下來的,沒有充分把握的仗卻要他打,但他不能不去。九月十七日吳乘車抵京,從車站到公府五步一哨,十步一崗,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等排隊兒歡迎,這是黎走曹繼以來吳到京之第一次,為其生平最威武之一次。

曹見之歡笑異常,像吞了一顆定心丸,連說,“子玉,辛苦你了!我老了,一切便宜行事。”直系諸將對之亦表示極端恭順極端服從的態度,吳的疑雲被事實一掃而空,“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