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能活到150歲不成。
其實,能否活到150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心態。報紙上總說老年人孤獨,但為什麼孤獨呢?因為他們離時代的潮流太遠了。我媽每看到我在電腦上網閒逛,就會咂咂稱奇,但她從來不碰我的電腦,對之恭恭敬敬,宛如早年間對待一尊毛主席塑像,而我跟她說起“克隆”,她則一臉狐疑。
她越來越熱衷於閱讀“廬山會議真相”、“四人幫倒臺記”或“*中的×××”之類的“歷史文獻”。我想,任何一個對新鮮事物不感興趣的人都會孤獨,這並不在年齡的大小,而所謂“老年人”,依舊是社會中的一員,他沒必要自絕於社會,沉浸到“老年人”的圈子裡去。
尋呼臺的小姐還會把我媽稱為小姐,那麼她老人家是否也該有點兒小姐的精神頭兒呢?就拿訂報紙獲取資訊這樁事,我勸她還是甭訂《中國老年報》,訂一份《中國青年報》吧。否則,照她的邏輯,我快要訂一本《人到中年》雜誌了。
()
歸納主義者火雞
∷∷ 舒木祿
老宋是個歸納主義者,善於總結經驗。過40歲生日時叨嘮了許多事情後總結說:“要開始過中年的生活了。”我聽了就想,中年人的生活該是什麼樣?記得原來看過紀伯倫有關中年人的簡短描寫:“穿著雨靴也繞開水坑走。”可是,誰又沒看見穿著雨靴繞開水坑走的青年人呢?而且不是也有拼著老命去高空彈跳的中年人嗎?反正我從我的觀察中總是找不出什麼可以歸納的結論。
老宋的邏輯是中年人要把自己畫的畫從牆上摘下來,如果沒有畫家友情贈送的畫,也沒有花錢買來的,那寧可讓牆素著。買衣服他自然也要去“中老年服裝”櫃檯了,只是不知道他在40歲之前的衣服怎麼打發,留給他兒子吧,他兒子肯定不要,因為在他兒子看來,他的那些衣服根本就不是衣服。而他兒子的那些衣服,老宋從來鬧不清他是從哪裡買的。
如果繼續按照老宋的邏輯走,我猜他到了中國城市平均人壽他就得自殺,因為他身體挺好,不至於自然地死於那個平均壽命上。
大量經驗似乎說明,青年可以“想”幹嘛幹嘛,中年就只有“該”幹嗎幹嗎。中年該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年齡,可是今天誰敢說功成名就?昨天的“功”在今天就成了古董,在有興趣玩古董的少數人那裡也只不過是個擺設,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根本就不存在。名就更加可疑,名再大轉眼之間就會被忘記。為什麼?這就是今天的日子:還沒有等你的VCD完善起來,大家不等了,換DVD了;還沒有等你的鏡頭技術完善,大家不等了,改玩數字相機了;還沒有等你上完“博士後”,大家不等了,大腦該去安裝全知全能晶片了。 。。
No。7 玩具的理想(4)
歲數不也是這樣,積攢了40多年的經驗轉眼間派不上用場了,大家不玩這個了,換新遊戲了。所以我想,還是老毛說得對,活到老學到老。而且還必須從頭學。不管哪個年齡,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羅素描述過一隻歸納主義者火雞,就栽在豐富的經驗上。這隻歸納主義者火雞自從出生就在每天早晨9點看到飼養員來給他餵食,到了中年,它得出結論說,每天早晨9點是飼養員來餵食的時間。這時,飼養員來了,但這次他沒提著飼料桶,而是提了把刀,把火雞宰了。
()
影子檔案
∷∷ 張洪
記得曾看過一部名叫《檔案爆炸》的美國片。說的是一對夫婦要離婚,女孩判給了父親,但是因為檔案記載這位父親上學時有過一次喝醉了酒的*行為(似乎是被迫的,因為同人打賭),他便被懷疑有侵犯女兒的傾向。女方火上澆油,一時彷彿證據確鑿。男方被反覆跟蹤調查。直到有一天,被惹惱了的父親敲開了檔案室的門,把檔案員反鎖到了外面,他把電腦中的檔案全部調了出來,用印表機打出,從視窗撒到了街上。外面,門被擂得地動山搖,此公卻操作自如。影片的結尾是,從視窗撒下的檔案掛滿了樹枝,掛上了公共汽車。像從天而降的白色紙雨,異常壯觀。行人紛紛撿起來看。這些隱秘的檔案走出了“暗房”,來了個痛痛快快的大曝光。
看完這部影片,我在心裡高興了好幾天。真替這位父親解氣。當時還設想,如果我在街上,碰巧拾到手的是自己的檔案,此公日後若蹲了大獄,我肯定給他送飯。在我眼裡,檔案是類似於日記一類的東西。不可告人,裝滿了隱秘。別人有權利給我們埋幾顆地雷,我們卻沒權利把它挖出來。
雖然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