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數字的定義。只要雙方的數字定義完成就可以進行數學方面的溝通了,而做到這一步相當重要。
就像是之前發現這幫外星人居然有和我們一模一樣的腦組織一樣,在進行數學定義的時候,我們又一次被震驚了。
這幫外星人使用的習慣計數方式居然和我們龍族一樣是十六進位制的。大家都知道,電子計算機是二進位制語言,因為作為電子計算機最基礎單位的電晶體只能有通電和斷電兩種情況,因此電子計算機只能理解0和1兩種編碼。當然現代計算機是可以執行八進位制、十進位制、十六進位制等任何型別的計算的,但這些計算方式其實都是模擬運算,雖然輸出的結構是我們需要的型別。但計算過程中計算機最終完成的其實還是二進位制計算,只不過計算機會在運算之前先把輸入的資料轉換成二進位制,計算完成後再轉換回我們設定的進位制。
這種方法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電子計算機就認二進位制,這是沒辦法更改的東西,不管你的程式設計能力再強,最終計算機的底層計算永遠是二進位制的。
但是,我們龍族的大腦分成了生物腦和電子腦兩個部分。其中生物腦使用的是多元不定向運算模式,這是一種我們至今為止都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的運算模型。之所以研究不清楚。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生物腦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製造出來的,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是自然形成的,和計算機程式差異很大。目前我們能將自己的思維方式以某種固定的數學模型匯出,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還有個電子腦部分。等於就是說我們將自然形成的大腦的思維模式以數學模型的方式記錄了下來,但因為這個模型是記錄下來的。而不是我們設計出來的,所以目前我們對這種特殊的運算方式還不能完全理解。不過這倒是不影響我們使用自己的大腦,畢竟原始人也不理解自己的肌肉和如何產生動力的,他們還不是照樣用的好好的?
因為生物腦的這種多元不定向運算模式超級複雜,以二進位制模式描述這種運算的話。計算機的壓力會非常的大。所以,我們的電子腦部分使用的是十六進位制的運算模式。
雖說是電子腦,但我們腦袋裡的那個電子部分其實應該理解為量子計算機而不是電子計算機,叫它電子腦是習慣名稱的延續,就像現代的馬路其實很少有馬車和馬匹在上面跑了,但依然還是叫馬路一樣。我們的電子腦其實應該叫做量子資料處理單元,而不是電子晶片。
因為量子具有多重特性,所以量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基本狀態就不是隻有1和0那麼簡單了。當然,量子計算機也有上限,所以最適合量子計算機的計算模式就是十六進位制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量子計算機可以直接定義十六種基礎形態,因為基礎定義變多了,對複雜資料的轉換量就可以下降。如果將原本的二進位制程式放在我們的十六進位制處理單元中處理,在程式本身不進行修改的前提下,編譯後的資料量理論上將會下降到原先的16分之一。也就是說原本1G大小的資料,轉換成16進位制的資料就只剩64MB了。當然這個是理論值,實際上不可能真的壓縮到那麼少,因為畢竟有些資料本身就是二進位制的。不過至少絕大部分的資料可以壓縮到這種級別。
除了資料體積會下降,高位進位制更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於程式的編寫方式的簡化和運算速度的提高。
因為二進位制計算機需要將所有的資料都轉換成二進位制,因此很多資料都要反覆的來回轉換,而且有些資料之間會存在衝突,根本無法描述,或者描述不清導致程式出錯。這就是二進位制語言編譯的麻煩之處。
其實用電路板來形容二級制程式設計是最為形象的。假設有一塊PCB板,其上已經有很多的電子元件的針腳。現在要求你在其上排列電路,要讓某些對應的針腳可以一對一的連線起來。
這種電路板的設計將會隨著需要連線的針腳數量增加,難度成幾何級數的上升,因為有些電子原件的針腳連線線會被別的線路擋住。要在只有一個面的電路板上印刷導電的線路,就決定了這些線路絕對不能交叉,因為印刷電路板不像家裡的電線。它們是沒有絕緣層的,一旦線路交叉就會短路,電路板根本無法正常工作。需要連線的針腳少的時候當然簡單,但是陣腳一多,線路就會變的很複雜,有時候需要來回的繞圈子才能避免交叉讓線路順利連線。而一旦線路繼續增加,最終會發展成即便你讓線路拐來拐去也無法最終連線到需要的針腳上,這樣根本無法完成線路設計。
現代電路板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房間很簡單。在電路板上打洞。當兩條線路需要交叉的時候,直接在電路板上打洞。讓